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有效的生產減痛方法

現在稱為「產痛治療」

三軍總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張芳霖指出, 「無痛分娩」是一種「硬脊膜外麻醉」, 為半身麻醉, 目前有5〜7成的使用率, 接受度高, 普及率也越來越高, 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

然而, 現在不叫「無痛分娩」, 因為「無痛」會造成產婦的錯誤概念。 應該稱為「產痛治療」。 其使用原理是, 神經有兩種功能:感覺和運動, 「產痛治療」是要把「痛的感覺」阻斷掉, 而儘量不要影響神經的「運動功能」, 讓腹部及骨盆腔可以儘量用力, 把寶寶生出來。

假如完全無痛, 運動神經勢必會受到影響, 最後使用產箝或剖腹的機率就會增加,

Advertisiment
這是不樂見的!所以現在都將產痛降低8〜9成, 保留一些可接受的痛的感覺, 剛好不會太痛又能夠用力!

對無痛分娩的誤解

「無痛分娩」是一項可以讓產婦在舒適的環境下生產的醫療行為。 張芳霖醫師說, 當年他和婦產科黃貴帥醫師在偏遠的澎湖要推動無痛分娩時, 確實碰到不少阻礙, 因為當地的婆婆媽媽都會跟女兒或媳婦說:「我們以前都這樣生, 哪需要什麼無痛分娩?不行啦!無痛的藥會影響胎兒, 會傷龍骨……。 」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無痛分娩的好處

想想看, 生產的疼痛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 會影響血管收縮, 給胎兒血流就會減少, 胎兒會缺氧, 血液會變酸性, 甚至可能出現胎兒不呼吸等併發症。 如果使用「無痛分娩」把「痛覺」給阻斷掉,

Advertisiment
胎兒從母體得到的血流量會變好、氧氣會增加, 整個產程更愉快地進行, 這樣不是更好嗎?

使用時機

張芳霖醫師表示, 關於「無痛分娩」的使用時機, 在2007年之前比較保守, 建議子宮頸開3〜5公分、進入規則收縮後才進行無痛分娩, 這樣才不會影響產程、不會增加剖腹產的機會。

然而2007年之後, 一項大型的研究顯示, 無痛分娩會延長產程29分鐘, 但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及美國麻醉醫學會認為, 「這29分鐘並沒有意義」, 因為能讓產婦安穩愉快的度過產程, 多這29分鐘並沒有關係!由於樣本數相當大, 所以廣受大家接受;加上產婦不願受產痛的折磨, 所以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重新公告, 產痛治療的時機, 唯一條件就是──產婦不願、無法承受產痛時,

Advertisiment
就可以開始進行「無痛分娩」。

不過醫師還是會評估, 如果只剩1、2個小時就要生了, 或許就不會打無痛分娩, 而改采打小劑量的止痛藥到脊椎, 維持90〜120分鐘的減痛效果, 這樣就足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