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寶寶7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1、讓寶寶自己吃

從幾個月大讓他抱著奶瓶過渡到1歲拿水杯喝水, 至1歲多就讓他開始學習拿勺吃飯。 自己吃能引起寶寶極大的興趣, 是對食欲的強烈刺激。 開始時寶寶拿勺吃, 媽媽也拿勺喂, 慢慢地寶寶就能自己吃飽時, 就不用喂了, 到2歲半以後寶寶完全可以自己吃飽。

2、固定的位置

一定要讓寶寶坐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吃飯, 不能讓他跑來跑去, 邊吃邊玩, 否則進餐時間過長會影響消化吸收。 如果在飯桌上與父母一起吃, 不要讓他成為全桌人注意的中心, 大家都吃得很香的話會感染寶寶,

Advertisiment
增加他的食欲。

3、吃飯要有規律

父母要讓寶寶定時進餐, 定量進食。 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 定時進餐可以提高攝食中樞的興奮性, 使吃進的食物有規律地消化和吸收, 促進食欲。 如果不按時吃飯, 容易造成寶寶消化功能紊亂, 影響食欲。

4、進餐時間要合適

不要太長, 不要過快。 當吃飯時間過長時, 會使大腦皮質的攝食中樞的興奮性減弱, 消化液分泌減少, 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而進食過快, 食物在口腔內還沒嚼碎就進入胃裡, 加重了胃的負擔, 從而導致消化不良。

5、不要讓寶寶獨佔食物

進餐時, 餐桌上的飯菜要按人分份, 教育寶寶先給年長的盛, 再給寶寶盛, 懂得共同分享, 禮讓別人, 防止寶寶養成一切自己優先、獨佔食物的不良習慣。

Advertisiment

6、少吃零食

特別在飯錢1個小時內不能吃零食, 因為零食營養價值低, 也影響寶寶的食欲。 有些寶寶只吃零食不好好吃飯, 會造成營養缺乏症。

7、不許挑食、偏食

如果寶寶不愛吃什麼東西, 要給他講清道理或者將一些有關的童話故事, 讓他自己明白吃的好處和不吃的壞處, 但不要呵斥寶寶和強迫。 父母也不要在飯桌上談論自己不愛吃某個菜, 這樣會對寶寶造成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