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食:關注米粉選擇的細節體驗

米粉, 是寶寶吃輔食的第一步, 那麼該如何選擇健康安全的米粉呢?一些細節要特別注意!

寶寶到了3個月左右, 就要開始給寶寶科學的添加輔食, 輔食當中很重要的就數嬰兒米粉了。 到底嬰兒米粉怎麼吃, 為什麼要將米粉作為輔食的首選?媽媽如何挑到適合寶寶的米粉?如何正確沖調米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要將米粉作為輔食的首選?

嬰兒米粉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 以白砂糖、蔬菜、水果、蛋類、肉類等選擇性配料, 加入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加工製成的嬰幼兒補充食品, 供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不能滿足營養需求以及嬰兒斷奶時食用。

Advertisiment

而嬰兒米粉的主要成分就是大米。 大米中的蛋白質, 含賴氨酸高的堿溶性穀蛋白占80%, 遠遠高於其它穀物, 且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這也是為什麼將大米作為主食的重要原因。 另外, 大米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能迅速補充能量, 且大米並沒有什麼特殊味道, 淡淡的米香很容易被寶寶所接受。 如果是全母乳的寶寶, 在沒有表現出強烈“食欲”的情況下, 建議在寶寶滿6個月以後再給他餵食米粉。

媽媽如何挑到適合寶寶的米粉?

看品牌

儘量選擇規模較大、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較好的品牌企業的產品。 這些企業技術力量雄厚, 產品配方設計較為科學、合理, 對原材料的品質控制較嚴,

Advertisiment
生產設備先進, 企業管理水準較高, 產品品質較有保證。

看標籤

看包裝上的標籤標誌是否齊全。 按國家標準規定, 在外包裝上必須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淨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項目, 若缺少上述任何一項最好不要購買。

看營養成分

看營養成分表中標明的營養成分是否齊全, 含量是否合理。 營養成分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成分, 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維生素D、部分B族維生素, 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 其他被添加的營養物質也要標明。

看說明

看產品包裝說明。 如國家標準規定, 嬰兒米粉應明示有“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 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品;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

Advertisiment
應配合添加輔助食品”。 斷奶期配方米粉, 還應注明“斷奶期配方食品”或“斷奶期補充食品”等。 這些聲明是企業必須向消費者明示的內容。

看色澤和氣味

品質好的米粉應是大米的白色, 均勻一致。 有米粉的香味, 無其他氣味, 如香精味等。

看形態和沖調性

看產品的組織形態和沖調性。 應為粉狀或片狀, 乾燥鬆散, 均勻無結塊。 以適量的溫開水沖泡或者煮熟後, 經充分攪拌呈潤滑的糊狀。

通常寶寶到了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添加米粉?

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的時間段, 需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進行判斷。 一般來說, 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裡, 唾液腺發育尚未成熟, 由於唾液分泌不足,

Advertisiment
導致消化道內的澱粉酶數量有限, 如果這時候讓寶寶開始吃米粉的話, 很容易導致其消化不良。 直到寶寶滿4個月時, 家長可嘗試性讓寶寶吃一些米粉, 不過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樂於接受, 家長最好根據寶寶自己的意願, 當寶寶表現出想要吃的時候才進行餵食。

首次為寶寶添加米粉, 最好選擇什麼時候?

一般來說, 應該先說寶寶的月份。 最好是放在兩餐之間, 比如說上午10點左右, 這時候寶寶胃中的食物已經消耗了一些, 但又不會太餓。 米粉的添加要由少至多, 先準備一兩勺的量, 看看寶寶是否樂於接受, 如果寶寶喜歡的話, 不妨在隔天多加一些。 另外,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在寶寶初次接觸米粉時, 要仔細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或其他不適,

Advertisiment
一旦發現寶寶對米粉過敏, 就要立即停止食用, 必要時可向兒科醫生進行諮詢。

如何正確沖調米粉?

首先沖調米粉的水溫不宜過高, 這樣容易導致其中的營養成分大量丟失, 水溫應該控制在70℃左右即可。 如果寶寶出於饑餓狀態下, 也可先用熱水將米粉衝開, 然後加入一點點冷水

調到適合的濃度, 這樣在寶寶吃的就不會因為溫度過高而燙傷口唇。 相反, 如果沖調米粉的水溫過低的話, 會導致米粉不容易衝開, 結成一團團“米疙瘩”, 一來影響口感, 二來不容易消化。

至於先放水還是先放米粉, 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品牌米粉的情況, 逐一嘗試, 直到找到最理想的方式。

關於米粉和水的比例, 則需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以及適應能力做出相應調整, 比如說月齡較小的寶寶,建議不妨把米粉沖得稀一些,易於寶寶吞咽,而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高,米粉的濃度可慢慢變稠。

食用嬰兒米粉的注意事項

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症。

具體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影響嬰兒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肌肉成長,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容易生病。因此,嬰兒在1歲以內還是應該以配方奶粉為主。

長期用米粉餵養的嬰兒,身高增長緩慢,但體重並不一定減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膚被攝入過多的糖類轉化成的脂肪充實得緊繃繃的,醫學上稱為泥膏樣。但這些寶寶外強中乾,常患有貧血、佝僂病,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兒期便加用米粉類食品就更為不合適。胰澱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到成人水準,所以4個月之內的嬰兒不應加米粉類食品。4個月以後適當喂些米粉類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餵養,即使與牛奶混合餵養也應以牛奶為主,米粉為輔。

比如說月齡較小的寶寶,建議不妨把米粉沖得稀一些,易於寶寶吞咽,而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高,米粉的濃度可慢慢變稠。

食用嬰兒米粉的注意事項

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症。

具體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影響嬰兒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肌肉成長,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容易生病。因此,嬰兒在1歲以內還是應該以配方奶粉為主。

長期用米粉餵養的嬰兒,身高增長緩慢,但體重並不一定減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膚被攝入過多的糖類轉化成的脂肪充實得緊繃繃的,醫學上稱為泥膏樣。但這些寶寶外強中乾,常患有貧血、佝僂病,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兒期便加用米粉類食品就更為不合適。胰澱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到成人水準,所以4個月之內的嬰兒不應加米粉類食品。4個月以後適當喂些米粉類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餵養,即使與牛奶混合餵養也應以牛奶為主,米粉為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