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熱最有效的家庭退熱法

給發熱的寶寶退熱, 是有好方法的。 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總結的退熱方法。

2種常用的簡易家庭退熱法
物理降溫法
頭部冷敷:將毛巾用涼水浸濕或把冰袋敷在寶寶前額部, 每5~10分鐘更換一次。
溫水洗浴:水溫37℃左右;擦浴時用力均勻, 在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 幫助散熱。
服用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這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比較安全的退燒製劑, 適合於2歲以下的寶寶。
代表藥:泰諾林口服液。
布洛芬:適合於2歲以下的寶寶。
代表藥:托恩口服液, 小美林。
中藥退熱藥:只要用藥判斷準確,
Advertisiment
完全可以迅速退熱。
代表藥:小兒牛黃散、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

體溫不同, 退熱方法不同
體溫<38.5℃:這個體溫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可以不用退熱藥, 更不必使用抗生素。 讓寶寶臥床休息、多喝溫開水, 洗洗溫水澡就好。
38.5℃<體溫<39.5℃:在家中適當服用退燒藥, 如泰諾林口服液或美林口服液, 同時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 每隔1~2小時給寶寶測量體溫一次, 並做好記錄。
體溫>39.5℃:及時帶寶寶上醫院看病, 對症治療。
體溫≥41℃:超高熱, 一定要住院治療。 超高熱可能促發高熱驚厥、心力衰竭, 導致呼吸衰竭。
溫馨提示:發熱是機體對熱刺激的正常反應, 先不要急於退熱。 體溫在38.5℃以下的發熱對機體有保護作用, 體溫(腋溫)≥38.5℃才是選用退熱藥的治療指征。
Advertisiment

家庭用藥退熱原則
·選擇合適的藥物劑型
退燒藥的劑型很多, 如片劑、水劑、栓劑和針劑, 請根據寶寶的年齡選用適當的劑型, 並仔細閱讀說明書。
0~3歲寶寶退熱藥的藥劑選擇建議
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適合1歲之前的嬰兒使用;
2歲以上寶寶最好服用口服液退燒藥;
再大一點的寶寶選用小餅乾形狀的水果味咀嚼片。
·體溫38.5℃以上才使用退熱藥
退燒藥的間隔使用時間至少在6小時以上, 一天不超過4次, 否則有可能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 體溫下降即停藥。

·常用退熱藥
泰諾林和美林
不同成分的退燒藥, 副作用也不同;不同的退燒藥不要隨意並用, 單獨使用較安全;當寶寶服用一種藥物出現嘔吐時, 請選擇另外一種藥物;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
Advertisiment
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阿司匹林、撲熱息痛
這類藥對寶寶刺激性和副反應較大, 不宜使用。
栓劑
如果寶寶不能耐受口服藥物, 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
·注意事項
1.一定要注意劑量適當, 不能隨意增加退熱藥的劑量。
2.退熱藥只是對症治療, 僅僅維持數小時, 體內藥理作用消除後, 體溫將再度上升, 因此應著重針對病因治療。
3.警惕退燒藥有毒副作用:常見的毒副作用如藥疹、胃腸道反應、血液系統反應及對肝腎功能的損害等。
4.服藥期間多飲水。 所有退燒藥都會引起病人出汗, 要想達到理想的退燒效果, 請務必讓寶寶補充足夠的液體, 如多喝白開水、糖水, 同時口服B族維生素、維生素C,
Advertisiment
這都有利於機體功能的康復。
(實習編輯:朱小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