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糖與肥胖

糖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之一, 雖僅占人體體重的2%, 但從食物中進食的糖量卻遠比蛋白質和脂肪多。 因此, 糖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 約70%的能量是由糖提供的。

那么, 什么是糖呢?從食物中的糖類來看, 主要有:

多糖:淀粉、糖原(占主要)。
雙糖:麥芽糖→葡萄糖十葡萄糖;
蔗糖→果糖十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十葡萄糖。
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食物經消化吸收進入人體內的單糖主要是葡萄糖, 少量的果糖和半乳糖被吸收后, 在肝內也幾乎全部轉變為葡萄糖。 因此, 體內糖的代謝, 實際上是以葡萄糖代謝為中心的。

Advertisiment
血液中所含的糖主要是葡萄糖, 簡稱血糖。 正常人早晨空腹時, 每l靜脈血液含葡萄糖為3.33mmol/l—5.55mmol/l在神經和內分泌等體液因素調節下, 使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一種動態平衡。

有人提出疑問, 說為什么不吃“肥肉”光吃“饅頭”也長得那么胖?那是因為糖除用于每天的能量消耗外, 多余的糖一方面合成肝糖原、肌糖原、以供“臨時”(指在人體一時攝入不足時, 為生命活動提供應急“物資”)使用;另一方面則轉變成脂肪或與其他物質分解——合成氨基酸等, 而一般情況下, 轉變成脂肪的量遠遠大于其他形式。 如果人每天攝入超過消耗的能量的飲食, 哪怕只是糖類, 結果也會是日見增重。 相反, 在每日攝入能量不足時, 機體就會調用“倉庫”中的脂肪,

Advertisiment
來滿足能量消耗, 由此, 脂肪就被慢慢消耗一些, 體形也就變得“苗條”了。 運動與禁食(或控制飲食量)減肥療法, 就是源于這一原理。

另外, 肥胖者只要出現血糖值異常, 就應盡早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的隱患。 因為在我們調查的肥胖者中, 糖尿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近l倍, 且這類病人多屬非胰島素依賴型, 大多只要體重降至正常, 糖尿病的情況也就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