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效的中醫調養法治療產後虛汗

小朵生完寶貝已經3個月了。 帶寶貝真的非常辛苦, 每天都很累, 但最難讓小朵忍受的是, 她在產後特別愛出汗。 每天吃飯的時候、睡醒的時候, 汗多得都能把衣服打濕, 不及時換衣服, 馬上就感冒。 現在, 雖然已經進入秋季, 但她每天還是會汗濕好幾套衣服。 老公以為她產後體虛, 就給買了很多補品, 而家裡老人卻說, 生完小孩都會汗多, 是正常的。 現在, 小朵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小朵是正常的產後出汗嗎?

首先可以肯定, 像小朵這樣愛出汗是由於產後過於體虛導致的, 與老人們所講的每位元新媽咪都會碰到的產後汗多是兩碼事。

Advertisiment

在懷孕時, 孕媽咪血容量和體液都會增加, 但在分娩後, 新媽咪不再需要如此多的迴圈血量, 多餘的體液必須排出體外, 才能恢復機體原有的平衡狀態。 因此, 產後的頭幾天, 新媽咪會排出大量的汗液, 尤其是在睡眠和初醒時最多, 稱為“褥汗”。 這是生理過渡期的正常現象, 一般產後1周內就會自行好轉。 而小朵已經是產後3個月了, 出汗還是這麼多, 又很容易感冒, 所以是不正常的。

產後虛汗的2大原因

1.氣虛

新媽咪一般白天出汗多, 怕風更怕冷, 尤其在出汗之後, 而且經常感冒, 常感覺頭暈、渾身倦怠無力、氣短、舌質淡胖。

2.陰虛

新媽咪一般夜裡睡著後出汗多, 怕風卻更怕熱, 自我感覺身上發熱、手腳心發熱、口乾咽燥、心煩易怒、舌面有裂紋。

Advertisiment

調理產後虛汗的簡易3法

1.服用中成藥

玉屏風沖劑、補中益氣丸、人參養榮丸對調理氣虛的新媽咪比較適宜。 生脈飲和清身飲則適合陰虛的新媽咪服用。

2.外用止汗方

*牡蠣粉。 使用方法如爽身粉, 每天搽一次, 可起到斂陰潛陽、收斂止汗的作用。

*五倍子粉。 取五倍子粉1.5克, 用溫開水調濕, 敷肚臍, 以膠布固定, 每日更換1次。 五倍子可收斂固澀, 肚臍是神闕穴的位置。 中醫認為, 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潛藏部位, 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為保健要穴。

特別提醒新媽咪!

外用藥物多為“急則治其標”“治標不治本”, 只能達到緩解出汗的目的, 因此必須配合使用口服藥物。 只要針對病因服藥, 堅持一段時間,

Advertisiment
都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如果新媽咪過度虛損, 可能自行中成藥的力度就不夠了, 需要到醫院就診。

3.採取食療

氣虛新媽咪

少吃生瓜涼菜等寒涼的食物, 可選取大棗、糯米、山藥、扁豆、蜂蜜、雞肉、羊肉、鯽魚、栗子等健脾溫中、益氣養血的食物。

推薦藥膳——泥鰍止汗飲

原料:泥鰍90克, 糯稻鬚根(藥店有售)30克。

制法:泥鰍宰殺洗淨, 用食用油煎至金黃色。 將清水兩碗與糯稻根共煮, 待水煮至1碗時, 放入泥鰍煮湯, 吃時調好味, 連湯帶魚同吃。 隔日吃1次, 7次為一個療程。

陰虛新媽咪

少吃辛辣易上火的食物, 像辣椒、胡椒、生蔥蒜等, 酒類也以少飲為宜, 尤忌白酒, 宜多吃新鮮蔬菜。 可選取豆腐、芹菜、絲瓜、百合、銀耳、蓮子、枸杞等滋陰清熱、生津養血的食物。

推薦藥膳——銀耳大棗湯

Advertisiment

原料:取銀耳30克, 大棗20克, 冰糖適量。

制法: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 除去蒂頭, 洗淨後撕成小塊, 用小火慢煨至銀耳、大棗熟透, 放入冰糖溶化調勻, 即可出鍋食用, 每劑分2次食完。

居家調理產後虛汗3要點

1.多補充飲水和鹽分

新媽咪虛汗多時, 水分和鹽分丟失很多, 一定要及時補充, 必要時還應補鈣, 以免造成體內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切不可懼怕出汗而減少湯湯水水的攝入, 否則會影響到哺乳, 甚至影響到乳腺的健康。

2.適當增加運動

除了服用藥物和食療, 愛出汗的新媽咪還應該適當增加運動和鍛煉。 四肢肌肉的運動, 有助於新媽咪增強脾胃功能和改善迴圈。 氣虛的新媽咪雖然運動之後出汗增多, 但也不應該因此而放棄運動,

Advertisiment
只要注意出汗後及時擦乾汗液, 換上乾爽的衣物, 避免直接吹風, 即可阻止外邪的侵襲。

3.勞逸結合+起居有常+心情愉悅

自己帶寶貝的新媽咪, 要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 與寶貝同步, 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規律的生活可使植物神經功能得到逐漸恢復, 減輕異常出汗。 同時, 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 這樣也助於好轉。

特別提醒新媽咪!

異常排汗是一種外在表現的症狀, 絕大多數新媽咪出虛汗都是由於產後虛損所致, 但也不排除由其他內在疾病引起,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風濕病以及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如果經過適當的調理, 出虛汗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就要請醫生幫助找找原因了, 以免耽誤診治時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