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預防針接種的禁忌有哪些

預防接種是將減低毒性的細菌、病毒製成菌苗或疫苗, 通過注射、劃痕、口服等方法, 使小孩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 可以保護小孩不患兒童期最危險的傳染病。 孩子出生半年後, 從母體得到的免疫力逐漸消失, 一旦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 很容易得傳染病。 小孩出生以後, 需要按次序進行預防接種。 那麼小孩預防針接種的禁忌有哪些呢?

預防接種並不是對所有的兒童都適宜, 若有下列情況應禁忌或暫緩接種。

1.有免疫缺陷或進行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放射療法、抗代謝化學療法)治療是示能接種活疫苗。

Advertisiment

2.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和處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的孩子不宜接種。 因為孩子已與傳染病患兒有了接觸, 雖然尚未發病, 但有可能得病, 此時打了預防針, 就會與某種傳染病碰在一起, 等於是同時得了兩種病。 在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 孩子的身體裡還在產生該種傳染病的抗體, 如果再打預防針就會干擾抗體的產生, 使抗體的量減少。

3.有慢性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預防針。 有這些慢性病的孩子體內的蛋白質常常減少, 而形成抗體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中的球蛋白。 因此打預防針後形成的抗體就少, 所起到的預防作用就差, 同時還會給原來的病帶來不良影響。

4.腦發育不全或有驚厥史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打預防針時, 可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反應, 因此不宜接種。

5.經常患蕁麻疹、喘息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 不宜打預防針, 否則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6.嚴重營養不良與佝僂病兒不宜接種。

7.腹瀉嬰幼兒, 一日大便超過4次以上者, 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 待腹瀉恢復後可補服。

8.接種百白破混合製劑後出現嚴重的接種後反應, 發熱虛脫、休克、抽搐、體溫超過40.5℃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後, 下次則停用“百白破”, 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二聯製劑)。

9.最近注射過多價的免疫球蛋白者(如γ球蛋白), 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10.一般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預防接種的反應常見於接種的當天或第2天, 多為低熱, 偶見高熱。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熱太高, 可服一些退熱藥, 必要時可請醫生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