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禁忌】預防接種禁忌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預防接種禁忌有哪些?對於寶寶來說, 出生後需要接種的疫苗有很多, 而媽媽在記住寶寶接種時間的同時也要知道預防接種禁忌。

Advertisiment

疫苗種類

計畫內疫苗

計畫內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納入計畫免疫, 屬於免費疫苗, 是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 計畫免疫包括兩個程式:一個是全程足量的基礎免疫, 即在1周歲內完成的初次接種;二是以後的加強免疫, 即根據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準和疾病流行情況適時地進行復種。 這樣才能鞏固免疫效果, 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7種計畫內疫苗(一類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 知道嗎?這7種疫苗可分別預防9種疾病(包括結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Advertisiment

計畫外疫苗

計畫內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納入計畫免疫, 屬於免費疫苗, 是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 而計畫外疫苗(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 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 如果選擇注射二類疫苗應在不影響一類疫苗情況下進行選擇性注射。 要注意接種過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脊灰糖丸)要間隔4周才能接種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腦及所有二類疫苗)。

10種計畫外疫苗(二類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出血熱疫苗、狂犬病疫苗、氣管炎疫苗、蘭菌淨。

疫苗接種四大誤區:

1、有些傳染性疾病已經絕跡,

Advertisiment
因此, 幼兒無需接種有關疫苗。

由於免疫接種的實施, 多數疾病在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發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準。 這並非意味著傳染那些疾病的細菌及病毒已經絕跡, 獲得對這些疾病的免疫, 仍是必要的。 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或地區可能還很普遍, 旅遊者可能會將這些病菌帶過來, 很快得到蔓延。

免疫接種也可間接保護那些不能接種疫苗或對疫苗沒有反應的人。 如果他們周圍的人群都接種了疫苗的話那麼, 他們感染上傳染病的幾率就會降低。

2、水痘不是致命性的疾病, 因此, 不必接種水痘疫苗。

每年大約有9000人因發生水痘而住院, 約100人死於水痘, 水痘疫苗將使多數兒童獲得免疫, 很多研究表明這種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Advertisiment
其有效期限究竟有多長以及以後要否加強劑量還在研究中。

3、母乳餵養的兒童無需接受免疫。

母乳並不像疫苗那樣可以預防傳染病, 母乳餵養的嬰兒可能少患感冒, 母乳並不能預防象百日咳、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等這樣的嚴重疾病。

4、即使接種了疫苗, 但仍會感染上相關疾病, 所以, 有人認為疫苗不起作用。

疫苗有效這一點勿容置疑, 全世界已有數以萬計兒童獲得象脊髓灰質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 事物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疫苗對絕大多數人起作用, 但對極少數人來講, 他們對疫苗沒有任何反應, 可以說, 接種疫苗獲得免疫率為85%以上, 不接種疫苗獲得免疫率為零。

寶寶接種需要注意啥?

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擊,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孩子本身沒有禁忌症, 所有兒童都應該注射流感疫苗。 6~35個月的孩子每年需要接種2次疫苗, 每次0.25毫升, 且中間至少間隔4周時間。 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 特別是對雞蛋過敏就不能注射流感疫苗。 孩子有腹瀉、發熱、感冒等症狀時, 即便很輕微, 也不能注射。

帶寶寶去醫院注射流感疫苗前, 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 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 尤其是精神狀況, 如果發現孩子有些打蔫, 可能就是生病了, 要推遲疫苗注射的時間。 第二, 因為接種後的一段時間內傷口不能沾水, 所以最好事先給寶寶洗個澡, 然後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 這樣既方便挽袖子打針, 也不會摩擦針眼處皮膚。 第三,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避免空腹接種。

接種完疫苗,一定要留院觀察20分鐘,以防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注射完流感疫苗後,很多孩子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症狀,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噁心、嘔吐、腹瀉等。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擔心,只要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喝開水、避免著涼、注意營養,1~2天后反應就會自然消失。當局部反應較重時,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腫、發紅,可用乾淨毛巾做熱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鐘;對較重的全身反應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接種後出現局部反應不能在短時間內消退,應儘快去醫院診治,否則很可能危及生命。

預防接種的禁忌:

具有以下情況的小兒不可預防接種:

1、嚴重疾病發作時應該延緩接種;

2、百日破接種後出來嚴重的反應,例如體溫超過40。5℃、虛脫、抽搐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後,下一次則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

3、近期接種過多的免疫球蛋白者,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4、小兒患免疫缺陷疾病或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時;還要注意,有過敏史的小兒不宜接種。對抗生素過敏的,在預防接種時要肯定疫苗中不含此過敏的抗生素。有驚厥史及腦發育不良者,不宜接種百日咳菌苗。

寶寶接種疫苗原來有這麼多知識,你都學會了嗎?

第三,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避免空腹接種。

接種完疫苗,一定要留院觀察20分鐘,以防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注射完流感疫苗後,很多孩子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症狀,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噁心、嘔吐、腹瀉等。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擔心,只要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喝開水、避免著涼、注意營養,1~2天后反應就會自然消失。當局部反應較重時,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腫、發紅,可用乾淨毛巾做熱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鐘;對較重的全身反應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接種後出現局部反應不能在短時間內消退,應儘快去醫院診治,否則很可能危及生命。

預防接種的禁忌:

具有以下情況的小兒不可預防接種:

1、嚴重疾病發作時應該延緩接種;

2、百日破接種後出來嚴重的反應,例如體溫超過40。5℃、虛脫、抽搐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後,下一次則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

3、近期接種過多的免疫球蛋白者,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4、小兒患免疫缺陷疾病或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時;還要注意,有過敏史的小兒不宜接種。對抗生素過敏的,在預防接種時要肯定疫苗中不含此過敏的抗生素。有驚厥史及腦發育不良者,不宜接種百日咳菌苗。

寶寶接種疫苗原來有這麼多知識,你都學會了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