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防病保健方法

產褥期, 母體各系統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很大, 機體抵抗力也大為降低, 尤其是子宮內壁在胎盤出後尚留有巨大的創面, 極易感染疾病, 加之產婦還要辛勤哺育嬰兒, 因此, 產婦在產褥期必須加強防病保健。

防手關節痛
孕婦分娩後, 體內激素發生變化, 結果會導致關節囊及其附近的韌帶出現張力下降, 引起關節鬆弛。 此時如果過多從事家務勞動, 或過多抱孩子, 接觸冷水, 就會使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 引起手關節痛, 且經久不愈。
防止手關節痛的方法是:在產褥期, 產婦要注意休息, 不要過多做家務。
Advertisiment
要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 避免過早接觸冷水。
注意生☆禁☆殖☆禁☆器官感染
產婦在產褥期抗病能力差, 加上陰☆禁☆道、子宮因分娩而造成的創傷還沒有癒合, 細菌極易由此侵入, 再有分娩後陰☆禁☆道外口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 易引起撕裂傷。 因此, 產褥期的婦女在同房後容易發生外☆禁☆陰炎、陰☆禁☆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出血、會陰部撕裂傷等, 嚴重者還會引起敗血症、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防止生☆禁☆殖☆禁☆器官感染的方法是:在產褥期切忌同居, 在分娩前3個月至分娩後2個月要避免性☆禁☆交, 平素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身的清潔衛生;產前要加強營養, 注意休息, 增強抵抗力。
防乳腺炎

產婦在產後發生乳腺炎的原因, 除了抵抗力下降外, 還有二個原因。
Advertisiment

一、 乳汁淤積:因為瘀積的乳汁最適宜於細菌的生長繁殖;
二、 因產婦乳☆禁☆頭、乳暈的皮膚薄, 易導致乳☆禁☆頭破損而引起細菌感染。
防止乳腺炎發生的方法是:在懷孕開始後直至餵奶期間, 都要用乾淨濕毛巾擦洗乳☆禁☆頭和乳☆禁☆房, 以保持清潔衛生, 增強局部皮膚的抵抗力, 從而杜絕細菌從裂口進入乳腺而引起感染。 在哺乳時要保持乳☆禁☆頭清潔, 避免損傷, 減少感染途徑。 每次餵奶要將乳汁吸空, 若嬰兒吸不完, 可用吸奶器吸空。 不要讓乳汁淤積在乳☆禁☆房中, 以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
防膀胱炎
產婦在產後膀胱的肌肉暫時還比較鬆弛, 容易積存尿液。 妊娠後期體內瀦留的水分, 在產後也主要通過腎臟排泄, 從而增加了膀胱的負擔,
Advertisiment
降低了膀胱的防病能力。 這時細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膀肮炎。 預防膀胱炎發生的方法是:在產後宜多排尿, 不要使尿在膀胱裡貯存過久, 以免細菌繁殖, 還要經常清洗外☆禁☆陰部, 保持清潔, 同時要防止髒水流入陰☆禁☆道。
(實習編輯:溫豔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