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眩暈中醫食療調理

產後有些新媽咪會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 所以只能臥床休息而不敢活動, 同時可有胸部憋悶、噁心嘔吐, 或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出汗等症狀, 嚴重時會昏倒不省人事。 這樣的症狀西醫叫“產後體位性低血壓”, 中醫則稱之為“產後血暈”。 從中醫理論而言, 產後眩暈這一系列症狀是由“血”的因素來辨證的, 所以稱之為“血暈”。

產後眩暈的兩種症型

1.血虛型

產後出血量較多, 可出現突然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四肢發冷、汗出淋漓, 乃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狀。 臨床上這種眩暈最為常見。

2.血淤型

產後出血量較少,

Advertisiment
伴有小腹疼痛拒按、胸部憋悶、噁心嘔吐、神昏口閉, 以及面、唇、舌色紫暗等症狀。

食療調理產後血暈

血虛型——

1.宜食具有大補氣血功效、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 忌食生冷。

2.以血補血:雞血、鴨血、豬血等;

3.水產類:海參、鰻魚、墨魚、鯽魚、黃鱔、淡菜等;

4.畜禽蛋奶類:豬肝、豬蹄、肉骨頭、烏骨雞、雞蛋、牛奶等;

5.植物類:大棗、龍眼肉、葡萄、紅糖、黑芝麻、核桃肉等。

食療方——

1.人參五味飲

原料:五味子、人參各15克、砂糖50克。

做法:五味子、人參煎湯取汁, 化入砂糖即成。

用法:時時頻飲, 症狀緩解為度。

適應症:產後血虛型血暈, 陰dao出血量多者。

2.歸芪羊肉湯

原料:當歸20克、黃芪50克、生薑15克、羊肉250克、山藥30克。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片備用;當歸、黃芪用紗布包好, 同山藥、生薑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燉湯,

Advertisiment
爛熟後放調味品。

用法:飲湯食肉, 每天1次, 連用10-15天。

適應症:產後血虛型血暈, 渾身乏力, 納食不香的產婦。

血淤型——

1.宜食清淡或具有活血祛淤作用的食物, 如紅糖、山楂、玫瑰花、韭菜等。

2.當血淤症狀解除後即可進補, 但不宜過於滋補, 忌食生冷。

食療方——

1.玫紅酒

原料:玫瑰花20克、紅花30克、黃酒500毫升、紅糖適量。

做法:將兩味藥加入黃酒中, 浸泡7天, 濾除藥渣取清酒飲用。

用法:每日2-3次, 飯前半小時倒取10毫升, 加熱後化入紅糖飲用。

適應症:產後血淤型血暈, 如果母乳餵養則不適用。

2.參芪四物粥

原料:黨參20克、黃芪30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粳米150克、紅糖20克。

做法:將上述中藥放入砂鍋中, 加水適量煎煮, 煮沸後約30分鐘, 過濾取汁備用。

Advertisiment
粳米洗淨, 置鍋中, 加水適量煮粥, 先用武火燒沸, 再用文火慢煮, 至粥熟後, 倒入藥汁與紅糖, 再煮沸即成。

用法:每天1劑, 分2次食完。

適應症:產後血淤型血暈, 兼有氣血不足、體質虛弱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