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手肘關節痛 預防調理有妙招

預防產後關節痛, 生產完別太早從事家事勞動。

一、媽媽產後關節痛原因

1、體內分泌改變

產後女性由於體內的內分泌發生了改變,

Advertisiment
使其手部肌肉及肌腱的力量、彈性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關節囊及關節附近的韌帶張力減弱等, 從而導致關節的鬆弛和功能的減弱。 這是造成新媽媽出現手足關節痛的內在原因。

2、產後休息不夠

產婦如果在產後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 或過久地抱孩子, 或接觸冷水, 就會使關節、肌腱和韌帶負擔過重, 引起手腕部及手指關節痛, 患上最常見的“媽媽腕”, 臨床上又被稱為手腕狹窄性肌腱滑囊炎。

3、產後運動減少

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 由於活動減少, 甚至很少下床行走, 還會使足跟部的脂肪墊發生廢用性退化而變得薄弱, 其對體重的支持和運動時震動的緩衝作用大為減弱, 脂肪墊也會因此而產生充血、水腫等非特異性炎症,

Advertisiment
以致造成足跟部的疼痛。

二、產後關節痛防治之道

1、手足保暖:避免涼水刺激, 引發神經炎。 無論使用吸奶器、換尿布等, 當肘部、腕部出現酸脹, 立即停下休息。 剛生寶寶, 下地走路時間不要太長。

2、溫柔指壓:腕部出現酸脹感時, 左、右轉圈, 鍛煉腕部靈活性,

Advertisiment
腳底板則可以用指壓法, 直到發熱, 但不要太用力。

3、多喝牛奶:吃魚類, 以補充鈣質。 新媽媽在月子裡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少吃香蕉, 少飲啤酒。

5、伸屈鍛煉:關節部位出現劇痛之後, 新媽媽應每天堅持做伸屈鍛煉, 但不要隨意用力按摩疼痛處。

4、及時就醫:孕媽咪一旦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千萬別自作主張亂吃止痛藥, 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多數還未斷奶, 用藥不慎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三、產後關節痛調理妙招

1、艾葉熬水泡澡:用新鮮艾葉100克(乾品50克)和幾片生薑一起熬大半桶水, 將水匯入溫度適中的熱水缸中泡澡。

功效:艾葉有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兼止痛的作用, 產後媽咪氣血兩虧易受風寒濕邪,

Advertisiment
宜常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薑搗泥敷貼:取生薑適量, 搗成泥狀, 直接敷貼於關節處或相關穴位處。 但需注意薑泥會灼熱皮膚, 皮肉細嫩或易過敏者慎用, 以免損傷外皮。

功效:驅風散寒, 促進關節周圍的血循環和代謝。 個別痛點明顯的媽咪宜多用此法輔助治療。

3、粗鹽袋熱敷法:買食用粗鹽1斤, 炒熱後加艾葉50克, 裝入紗袋後再用透氣性較好的布包住, 敷於患處, 但需注意調節好溫度, 防止皮膚燙傷。

功效:緩解局部炎症, 改善關節代謝功能。 最好能一日一次, 連續堅持一個星期以上, 鹽可重複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