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前、產後憂鬱症高危險群

1.之前有憂鬱病史者(好發率25%)

2.之前有產前或產後憂鬱病史者(復發率50%)
3.孕前或孕期間停止使用抗憂鬱劑或情緒穩定劑的患者(復發率68%)
4.和先生或夫家有經常性的衝突者
5.支援系統薄弱者(如單親)
6.最近遭逢重大的負面事件者(如失業、經濟壓力、親人過世……)

產前或產後憂鬱症的症狀大致和一般憂鬱症無異, 會有以下症狀, 如情緒低落、對甚麼事都沒興趣、食慾明顯改變、有睡眠困擾、整日提不起勁、不想與人接觸、難以集中注意力、覺得充滿罪惡感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動作遲緩或特別容易激動……。 若以上症狀出現5個以上、且持續超過2周,

Advertisiment
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建議就醫找身心科醫生進一步評估。

另外, 若產前出現身體明顯不適, 如嚴重水腫、腹痛、出血、高危險妊娠、有懷孕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 或出現早產的跡象等等, 都會增加產前憂鬱症的可能;而生產時有嚴重併發症, 或是流產、死產等狀況, 則易導致產後憂鬱症。

預防憂鬱很簡單 跟著醫師這樣做

1.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維持良好的飲食和睡眠、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適當運動。 懷孕後期因為挺著大肚子, 常跑廁所, 或覺得胸口有灼熱感, 甚至睡夢中翻身卻因為壓迫感而痛醒等狀況;而產後照顧寶寶的作息也會剝奪許多睡眠時間, 進而讓這些原本簡單的事變得困難,

Advertisiment
所以有時間休息時, 要讓自己有適度的休息。

2. 經營良好的婚姻關係

懷孕或養育寶寶是夫妻兩人要一起面對的挑戰, 彼此的支持是最基本、卻也最有用的量。 若是經常對個人情緒或夫妻相處上的困難覺得挫折又無力改變, 可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作個人或夫妻的心理及藥物治療等等, 都可能改變面臨的困境。

3. 尋求其他人的支持

懷孕有許多狀況很難一個人面對, 只要願意開口求援, 無論家人、朋友或一些準媽媽的團體都是很好的支持來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