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父母有辦法

作為父母, 我們都經歷過與孩子分離的過程, 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讓這個過程絕對難以承受。 那麼, 令人無奈的分離焦慮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分離焦慮對每個孩子來說都很正常, 這是他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分離焦慮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有沒有辦法與分離焦慮徹底分離呢?

6~9個月:練習短暫的分開

寶寶從6個月大時, 開始意識到他和你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但他是完全依賴你的, 因此當他感到你們之間的這種關聯斷開了之後, 就會沒有理由地萬分恐慌。 而6~9個月的嬰兒並不明白“看不見並不等於不存在”的簡單道理。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如果你把女兒的洋娃娃藏進小毛毯裡, 她是不會找的, 因為她認為洋娃娃已經沒有了。 所以你可以想像, 當她發現你在她的視線範圍內消失時的心理感受, 哪怕你只是離開這裡去了廚房。

父母的辦法:

每天和孩子練習一些短暫的分開, 這樣當孩子以後面對稍長時間的分離時會更容易適應。 如果你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處理一些個人事務, 比如寫郵件或者去洗衣服, 那麼你需要讓他事先體驗一下單獨呆著, 並且讓他意識到稍後你會回來的。

當你離開的時候, 用舒緩的語氣和他說話會有一定的幫助。 雖然孩子未必明白你在說什麼, 但你舒緩的語氣能讓他安定下來。

Advertisiment
比如, 你可以舒緩地對孩子說:“媽媽離開房間一會兒, 我很快就會回來看看你在幹什麼。 媽媽一定會回來的。 ”

等孩子到了6個多月的時候, 你也可以適時地鍛煉他接受其他家人和看護人, 讓他慢慢適應與其他大人相處。 如果你離開時他開始大哭, 可以讓他哭一會兒, 而不用馬上去抱, 大多數孩子會哭10分鐘左右。 不過不要離他太遠, 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可以了, 讓他始終在你的視線範圍內, 以便你可以隨時過去安慰他。

1~2歲, 慰藉物可以提供安全感

一兩歲是孩子非常有趣的階段,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可以獨立去探索了, 因此有時候他會“不小心”走到離你稍遠的地方, 但當他意識到你不在他周圍了, 他就會開始驚慌失措,

Advertisiment
於是再回來找你。 “前進、後退、再前進”成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標誌性行為, 他渴望自己一個人四處閒逛, 但是又非常希望你能在他觸手能及的地方關注著他。

父母的辦法:

如果你發現孩子這段時間總是把他的毛絨兔子帶在身邊千萬不要驚訝, 這個慰藉物能夠帶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同時能夠幫助他排解壓力, 並讓分離變得簡單。

當你在家的時候, 可以嘗試著和他分開幾分鐘, 這對他今後適應分離是有幫助的。 比如你在廚房做飯的時候, 可以把小傢伙放在隔壁的房間, 但一定要確認他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 然後你可以偷偷觀察他的表現, 注意不要讓他發現。 慢慢地, 你就會知道即使你離開一會兒也是沒有問題的。

Advertisiment
需要提醒的就是, 你不要讓分離變成一件很沉重的事情, 你輕鬆的態度對孩子克服分離焦慮很有幫助。

3歲了, 接孩子要準時

3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控制能力。 但是即使這樣, 去幼稚園對他來說仍然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能留在父母的身邊。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 這是他第一次長時間和父母親分離,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比預期還要長的適應時間, 你也不必驚慌, 請多給他一些時間和耐心。

父母的辦法:

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上家人的照片, 或者放一些與家有關的物品、他最喜歡的玩具。 如果他覺得煩躁, 這些物品會讓他感覺舒服一些。

Advertisiment
如果他不記得包包裡有這麼一個物品, 說明他已經熟悉了新的環境, 並且開始適應。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和孩子在家預演一下分離的場景。 這個遊戲能幫助孩子明白, 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說再見, 但是再見並不是永遠不見。

父母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一定要認真履行你的承諾。 如果你答應孩子準時去接他, 那麼就一定要準時, 這會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因為他信任你。

Tips:說再見的5種錯誤方法

1.偷偷溜走。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這種行為會打擊孩子對你的信任, 並且會讓今後的分離變得更困難。

2.長時間逗留。 這會讓孩子沒辦法將注意力集中到該進行的活動中去, 而專注地進行一項活動才是最能幫助孩子克服焦慮的方法。

3.對著孩子愁眉苦臉。這會讓孩子擔心你是否要離開他去一個很不安全的地方。

4.隨意改變習慣。孩子已經習慣了你送他到幼稚園就離開,所以不要今天一送到教室門口就轉身,明天卻又和他再三地吻別才離開。

5.對孩子發脾氣。如果孩子道別的時候非常不合作,發脾氣也於事無補。所以,不要將你自己的這種挫折和焦慮表現出來。

3.對著孩子愁眉苦臉。這會讓孩子擔心你是否要離開他去一個很不安全的地方。

4.隨意改變習慣。孩子已經習慣了你送他到幼稚園就離開,所以不要今天一送到教室門口就轉身,明天卻又和他再三地吻別才離開。

5.對孩子發脾氣。如果孩子道別的時候非常不合作,發脾氣也於事無補。所以,不要將你自己的這種挫折和焦慮表現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