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響孕婦睡眠的4大元兇

現在有很多的孕媽都會有失眠等各種睡眠問題, 有一些孕媽因為經常失眠, 每天晚上都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其實造成孕媽失眠等睡眠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 那現在小編來幫大家說一下吧!

影響睡眠的4大元兇

1、雌性激素的變化

由於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準的改變, 加上懷孕的女性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 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也會降低, 所以孕媽媽經常會出現憂鬱和失眠的狀況。

2、尿頻影響睡眠

孕婦常發生尿頻。 懷孕初期可能有一半的孕婦尿頻, 但是到了後期, 有將近80%的孕婦被尿頻困擾,

Advertisiment
晚上會起床跑廁所, 嚴重影響了睡眠品質。 尿頻大多數是由於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膀胱, 讓孕婦總有“尿意”。 另外, 還有心理因素或某些器官的病變, 比如情緒緊張或膀胱尿道炎。

3、食物過敏

過敏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失眠原因, 尤其是對食物的過敏反應會造成免疫系統的負擔。 很多人認為過敏的反應就是皮膚發癢起疹子, 其實還有一種過敏反應稱為遲發性過敏反應, 是長期重複攝取某種食物所致, 比如牛奶、乳製品、雞蛋、芝麻等食物。 此類症狀不是十分明顯, 常見的有失眠、焦慮、頭痛、肌肉關節酸痛等。

4、半夜容易抽筋

到了妊娠後期, 許多孕媽媽常常會發生抽筋, 這也影響到睡眠的品質。 而抽筋大多與睡覺姿勢有關,

Advertisiment
通常腳掌向下時較容易發生抽筋。 另外, 也可能和局部血液迴圈、血液酸鹼度有關。 一般正常的血液是處於微鹼性, 如果情緒不穩定、飲食中甜食和肉食過多, 都很容易讓血液偏酸性, 引起電解質的不平衡, 造成局部肌肉抽筋。

讓你高枕無憂的5個妙招

1、為自己減壓, 尋找發洩情緒的方法。

孕媽媽懷孕已經承受身體負擔, 需要及時釋放精神壓力。 所以, 懷孕期間孕媽媽如果遇到什麼煩惱要多與准爸爸、周圍的親人朋友進行溝通, 從他們的關懷中穩定情緒。 平時多出外散步和聽音樂也是保持良好情緒的好方法。

2、睡前控制飲水量, 有尿意立即如廁。

為了避免晚上頻繁上廁所, 孕媽媽睡前1個小時儘量不要飲水。 值得注意的是,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能憋尿, 有尿意就立即如廁, 避免加重尿頻。 同時要注意是否有其他感染同時存在, 比如感冒、念珠菌陰☆禁☆道炎等。 如果尿頻現象十分嚴重, 應及時諮詢醫生。

3、注意食物的搭配選擇, 不要長期重複吃某種食物, 避免大量吸收某種營養成分造成遲發性過敏。

睡前可飲一杯牛奶助眠, 但為了避免牛奶過量, 不建議孕期天天喝, 可以每隔1~2天喝一次。

4、保持合適的睡姿, 避免抽筋。

如果經常在睡眠中抽筋, 就必須調整睡姿, 盡可能左側臥位入睡, 並且注意下肢的保暖。 萬一發生抽筋, 也可以請家人幫忙熱敷和按摩, 以緩解抽筋的痛苦, 早點入睡。

5、睡前搓腳心, 提高睡眠品質。

具體的做法是:先用溫水洗腳, 擦乾腳後將一條腿盤在另外一條腿上,

Advertisiment
腳心朝向對側, 搓右腳心時用左手, 左腳心時用右手, 最後轉圈搓至發熱。 搓完以後, 用拇指和食指逐個按摩腳趾, 用力不要過大, 然後溫水洗手就可以了。 經常搓搓腳心, 可以促進血液的迴圈, 也利於胎兒的成長發育。

提醒:

對於妊娠期女性來說, 不能用安眠藥來解決失眠問題。 它不僅會使人產生依賴性及成癮性, 還會使胎兒及出生後的嬰兒產生鬆軟嬰兒症, 表現為肌張力下降、低體溫、呼吸困難、吸允困難等。 這些症狀將易致胎兒宮內窘迫、發育受阻, 還可能引起出生後嬰兒硬腫症、呼吸道感染, 十分危險。 因此, 一旦妊娠期出現睡眠差或失眠狀況, 切忌濫用安眠藥, 而應以生活調理為主來改善睡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