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積食發熱最好找中醫

小兒積食發熱最好找中醫

食積是中醫的一個病證, 是指小兒乳食過量, 損傷脾胃, 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食積一證多發生于嬰幼兒, 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食積日久, 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 影響生長發育。

時常會聽到一些孩子的媽媽訴說, 孩子因為乳食過量而出現發熱。 會有這種現象嗎?為什麼乳食過量會使孩子發熱呢?

小兒時期, 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機體的許多功能還沒有完善, 尤其是消化系統功能相對薄弱, 消化液分泌的少,

Advertisiment
胃腸道的吸收能力較差。 而小兒時期乳食又不能自節, 如果家長對餵養稍有粗心, 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乳食入胃以後, 不能正常消化吸收, 停滯於胃腸, 會損傷脾胃而形成食積。 乳食積滯日久, 會鬱而化熱, 熱與積滯相合, 會產生內熱, 內熱不能及時排除, 勢必會外發而導致發熱。 同時還伴有腹脹腹痛、噯氣、大便酸臭、排便不暢等症狀, 有的患兒還會伴有煩躁不安、睡眠不實、容易出汗等表現。

小兒食積發熱一般熱勢不會太高, 多表現為低熱, 口渴。 對這種發熱的治療, 應抓住病機本質, 著重在於消導食積, 食積得以消導, 發熱會自然而退。 常用消導食積的中藥有:雞內金、神曲、麥芽、焦山楂、萊菔子、陳皮、茯苓、半夏、炒枳殼、木香等。

Advertisiment
對內熱較重的患兒可加用黃連、生石膏、炒山梔、連翹等。 此外, 還可以用中醫的推拿、捏脊等方法治療, 效果也很好。

需要提示孩子的媽媽, 對小兒的餵養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最好定時、定量, 並要注意營養的均衡, 不要過多進食肉類食品, 要多吃青菜和水果。 這樣, 才能避免孩子發生食積。 孩子一旦出現食積發熱,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也不必急於應用退熱劑, 最好請中醫來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小兒積食是怎麼回事?怎麼辦呢?

    您好,孩子由於腸胃比較脆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並導致積食,偶爾伴有發燒。小兒積食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導致的食物積滯在腸胃的腸胃疾病,一般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噯氣酸腐、肚腹脹熱等。建議...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發熱最好的退熱方法是什麼

    寶寶發熱最好的退熱方法是物理退熱方法。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是寶寶發熱家庭護理的兩個不同階段。低燒時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切忌洗冷水澡,而是要用溫水澡,水溫不能太低,不能用十幾到二十幾℃的水,應該是接近寶...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積食止咳口服液喝後舌苔會染黃嗎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一般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的,孩子的情況考慮是上火導致的,可以給孩子多喝水,多喝涼茶緩解一下症狀的,平時孩子的飲食要清淡,不能吃上火的食物。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積食柔肚子可緩解

    您好,孩子由於腸胃比較脆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並導致積食,偶爾伴有發燒。小兒積食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導致的食物積滯在腸胃的腸胃疾病,一般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噯氣酸腐、肚腹脹熱等。建議... [詳細答案]

  • 1回答

    十一個月寶寶積食發燒能喝小兒七珍丸嗎

    你好,這不屬於我們要瞭解的範圍,建議最好諮詢醫生或是在該藥物的使用說明書上看看適不適合孩子服用就可以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