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紅花,獎給不發火的媽媽

沒有人天生喜歡發火, 更沒有人天生喜歡對自己的孩子發火。 但我們確實會對孩子發火, 即使清楚這樣做對教育孩子並無好處。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先要意識到, 我們發火, 並不是孩子的錯

有本德國繪本, 叫做《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 形象地描繪出發火的家長給孩子心靈造成的創傷程度:生氣的企鵝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 企鵝寶寶被嚇得魂飛魄散, 身體七零八落, 散在世界各地;歷經千辛萬苦, 企鵝寶寶最終找齊了身體碎片, 企鵝媽媽也幫助他重新縫補好身體並對自己的行為道歉。 但是,

Advertisiment
身體雖然拼湊上了, 孩子受傷的心靈還能復原嗎?

企鵝媽媽的故事看似誇張, 其實很有警醒意義。 孩子浸染在家庭之中, 每日裡都在以父母的行為作典範, 觀察並學習著成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如果孩子經常目睹家庭中的情緒暴力, 如:父母之間吵架、父母與長輩之間衝突、父母發火吼叫……就會很自然地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 進而習得並熟練使用類似的情緒表達模式。

那麼, 該怎樣做一個不發火、不大吼大叫的媽媽呢?不少人認為, 這需要經過漫長的心境修煉才做得到, 其實不是。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發火, 只是認知上出現了偏差。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Albret Ellis), 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情緒ABC理論”, 指出:不是事件本身引發了情緒,

Advertisiment
而是當事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和態度決定了情緒。 換句話說, 孩子的行為, 只是父母發火的一個導火索, 發火的真正原因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預設了立場, 而這種立場未必恰當。

舉個例子:兩三歲的小朋友把水倒在了地板上, 父母阻止、批評過很多次之後, 他還是這樣做, 父母就因此火冒三丈。 其實不是孩子做錯了, 而是孩子和我們在看待把水倒在地上這件事情時, 所持的價值觀不同。 孩子對水好奇, 把水倒在地上, 是一種充滿了愉悅感的探索;父母則將其看成“調皮搗蛋”, 覺得孩子給家庭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

要讀懂孩子情緒失控背後所要傳遞的信號

“做錯事”和“無理哭鬧”, 是媽媽們對孩子發火的兩大最主要理由。

Advertisiment
“情緒ABC理論”可以讓媽媽們在發火前恢復理性, 但如果孩子一直“無理哭鬧”, 再理性的媽媽也會崩潰。 這時候, 如何讀懂孩子情緒失控背後所想要傳遞的信號, 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按心理學的標準, 兒童哭鬧其實可以分為3種類型:委屈型、訴求型、對抗型。 委屈型哭鬧的主要原因, 往往是孩子的需要沒有獲得大人的關注, 或遭遇挫敗、懲罰而感到害怕、委屈、傷心。 這種情況下, 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適度的安撫, 使其獲得“安全感”。 訴求型哭鬧的主要原因, 往往與饑餓、孤獨、思念等情緒有關。 父母可以針對性地給予孩子相應的“滿足感”。 對抗型哭鬧, 則與自我、任性等性格特徵有關, 實際上是一種對家長的挑戰, 父母不妨有意識地降低對孩子哭鬧的關注度。

Advertisiment

舉個例子:上幼稚園的孩子一直由奶奶接送, 偶爾奶奶身體不適, 改由父母接送, 孩子就出現抗拒情緒, 一直哭鬧著“奶奶, 我要奶奶”。 即便再三向他解釋奶奶身體不舒服也不管用, 這時父母就抓狂了。 其實, 解決這個事情的關鍵, 並不是一再向孩子解釋奶奶身體不舒服, 而是體察孩子哭鬧背後, 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對初入幼稚園的孩子來說, “奶奶”很可能意味著“安全感”;奶奶接孩子時的誇獎, 可能是孩子一天幼稚園生活中的重要期待, 他很看重這種“滿足感”;當然, 自我、任性的對抗型哭鬧, 也很有可能。 父母要做的, 是仔細體察出孩子的哭鬧是哪種類型, 幫助孩子走出情緒風暴。

讓孩子從情緒“搖搖馬”, 成為情商“千里馬”

心理學界已有大量的抽樣調查證明:父母的情緒管理,

Advertisiment
為孩子提供了一種榜樣示範, 兒童會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父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並在日後相似的情境中模仿運用。 所以, 一方面,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情緒管理能力, 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識別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 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脫離“無理哭鬧”的狀態, 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描述自己的情緒。 兒童時代奠定下的情緒控制能力, 會幫助孩子成長為情商“千里馬”。 相反, 那些在兒童期沒有學會如何恰當表達情緒的人, 成年後有很大可能會變成“性格古怪”“脾氣乖戾”之人。 要想讓孩子成為情商“千里馬”, 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 努力去做一個不發火的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