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美國孩子從小花大量時間做大堆“閒事”?

這幾天他洗澡睡覺也沒捨得拿下來。

話說這周是他們學校的“ Week of Caring(關愛周)”, 學校組織大家為無家可歸者籌款, 每個年級負責籌集不同的物品, 從飲用水, 罐頭到襪子。 你可別小看孩子們的號召力噢, 收工那天我去瞄了一眼, 整整十幾大箱噢。 就這, 還只能算是個小項目。

同一時間, 這家只有400個學生的小學還運行著另外4個愛心目。 “美國心臟協會籌款”, “學校春季拍賣會”, “課外班籌款”, 還有捐血(家長)。 讓我不得不點贊的是, 項目雖多卻絲毫沒有影響效果。 昨天早上校長宣佈, 僅三周, 學校就為美國心臟協會籌到了3萬美金,

Advertisiment
只能說孩子(廣而告之)和家長(有錢又有心)都很強哈!

話說我也參與了學校的“春季拍賣會活動”, 和小朋友班的同學們一起設計製作了一個藝術手工, 從想點子買材料, 和活動聯絡人和班主任溝通, 到最後在教室和小朋友一起製作, 真的很開心。 我家小朋友就更開心了, “這是我媽媽!” 呵呵, 值了。

“課外班籌款”的項目大概是最簡單的, 體育老師開了個願望清單發給大家, 要幾個籃球幾個排球幾根跳繩什麼的, 新舊不拘。 很快就有幾個小朋友自發在課外班的教室外擺了賣檸檬汁攤兒, 1塊錢一杯, 據說沒幾天就為體育老師賺夠了銀兩哈。

類似這樣的事兒並不只發生在這個月, 幾乎每個月都有。 每次看他們小學的週報,

Advertisiment
我幾乎找不到任何學習方面的內容, 乍一看幾乎全是活動, 而且形式多樣。 最重要的是, 幾乎每個活動都有義工義賣和捐贈, 為學校, 為社區, 或為某個慈善項目。

短短半年裡我就親眼目睹他們成功舉辦了家庭戶外電影日, 5千米跑, 霜淇淋日, 閱讀比賽, 家庭燒烤, 社區家庭日, 圖書日, 還沒加上各種節假日的大型主題活動......呵呵, 你想想, 做這些事得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啊, 如果我告訴你, 這些活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家長和學生完成的, 你服嗎?

△ 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清理鄰里街道上的樹枝落葉

我不由地想, 為什麼美國人鼓勵孩子們從小花大量的時間做這些“閒事”, 好處到底在哪裡?

仔細想想, 在美國長大的孩子, 從幼稚園開始就習慣了捐贈玩具書本,

Advertisiment
去老人院探望, 在情人節為老師父母獻愛心禮物, 在感恩節給每個人準備感謝卡片和禮物, 在耶誕節為從未見過面的小朋友買禮物寫卡片。 上小學後, 小朋友參與各種義工真就是特別經常的事。 等他們成為高中生, 社區服務更是成為必做之事, 義工的履歷是高校考量學生的重要項目之一。

每年暑假, 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都可以見到做義工的大學生, 其中的一大部分來自美國。 仔細想來, 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很多孩子, 服務他人和社區, 已成為他們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很多美國人成功後捐出身家或專注慈善, 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查了查美國義工的資料, 驚人噢。 據統計, 在2014年有62.8 million的美國人(16歲以上)為各類組織免費服務了7.9 billion個小時,

Advertisiment
價值$184 billion噢。 (https://www.volunteeringinamerica.gov)

△ 孩子們在照管社區的小花園

我還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論文, 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們邀請了些兩歲不到的小朋友, 先給他們一些金魚餅乾, 幾分鐘後, 讓小朋友給小木偶分享一塊金魚餅乾。 研究人員把整個過程都拍下來, 根據小朋友的表情和行為評出“高興分”。

心理學家們發現, 小朋友給木偶餅乾時的高興程度超過了他們收餅乾時的高興程度, 也就是說, 給予比接受更讓孩子們高興。

這個研究或許還能幫助我們解答這個難題。 “為什麼人會幫助別人, 甚至是他們剛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答案之一就是, Giving Fells Good(給予/付出讓我們感覺很好)。

△ 孩子們種了不少蔬菜,

Advertisiment
準備分享給鄰居或其他需要的人。

那麼做義工對孩子們的成長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研究發現, 常做義工的孩子更自信, 更自尊, 更有責任心, 更有批判性思維, 更有耐心, 更懂得關愛和尊重他人, 更會感恩, 更能幹, 更有領導的才能。

讓我們再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他們為什麼要花大量時間做義工?好處在哪裡?

他們首先學會了設立目標。 “我們先制定了目標, 然後決定要怎樣使用賣餅乾得來的錢。 這之後我們就訂購餅乾, 佈置攤位, 準備好零錢, 決定每個人負責什麼。 ” 11歲的Ariana說。

“這是一件挺大的事兒, 因為有很多人來, 你需要先訂貨然後做好一切準備, 一開始這些事對我們來說真的挺難的。 ” Patricia說。

“我自己設立目標, 並且鼓勵自己要盡力做好。 ” Duncan說,“我通常還有備用目標,如果完不成最初的目標,那我還有一個備用的哈。” “我很喜歡賣東西,這讓我熱血沸騰。我們每次都能完成目標,籌集來的錢可以讓我們整個團隊一起去露營呢!” Lazzy說。

△ 這個小女孩在爸媽的幫助下在自家門口擺了個攤,把閒置的物品和玩具賣了,作為捐款給慈善機構。

為了達成目標,孩子們還學會了組織和管理。

“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組織完成的。” Patricia說。

“我做了大部分的事兒,我既是組織者也是執行者,我還真的賺到了錢。” Duncan說,“我不僅僅是賣餅乾,我幫助學校支付了那些無法支付的費用。我從中獲得了很多樂趣,結交了很多朋友,我相信這些經歷會為我的將來加分。” Duncan說。

“我們要用數學的方法計算成本和利潤,我們常常算錢。” Ariana說。

△ 這個小學為當地的food bank(食物銀行)籌到了1520個罐頭

他們還學到了溝通的技巧,交到了新朋友。

“處理錢和客戶溝通上我做得不錯,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Jari說。

“通過做這些事我學會了接受不同的結果,買還是不買。” Karen說。

“對我來說這很有趣,因為我在和別人做生意,這能在將來幫到我。” Patricia說,“我比以前會算錢和管理錢,我更知道怎麼跟人交談,我學到了如何善待他人。”

“我喜歡挨家挨戶敲門賣我的餅乾,”Abby說,“我喜歡敲門,和他們交談,這幫助我更接近我的目標。”

“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名醫生。做這個我並不是僅僅為了錢,我可以幫到別人。”Duncan說。

很顯然,籌款活動讓他變得更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

△ 這些小學生參加Fun Run為學校籌款

△ 這位9歲的小學生製作了一份鄰里報

那麼,美國小朋友還會做哪些有意思的“閒事”呢?

△ 這位小朋友給郵差準備了一個驚喜噢 △ 這對母女從街坊鄰居那兒收來了不少二手童書捐贈給學校

△ Evan的生日願望是為Food Bank捐贈更多的食物

△ 街上新來的鄰居收到了隔壁小朋友送來的植物

△ 這位8歲的可愛女孩和爸媽一起來收容所幫忙已經好多年了 △ 這個班的同學們為Toy Drive精心選購了很多玩具 △ 這兩位小女孩最愛在動物收容所做義工 △ 孩子們給老師準備了一個驚喜 △ 這個幼稚園的小朋友每月去養老院和爺爺奶奶們玩 △ 小朋友最喜歡去消防站送點心了 △ 自豪地成為特奧會的義工 △ 你常常可以看到這樣可愛的小鋪子 △ 孩子們的洗車活動為癌症患者籌得了一筆款 △ 參加童子軍的必修課之一,賣點心

其實,這樣美好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

育兒道路漫長而修遠,能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嘗試做些美好的小事,然後細細地看他們在每件小事中一點一點成長起來,最後變成有能力又有愛的樣子,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 Duncan說,“我通常還有備用目標,如果完不成最初的目標,那我還有一個備用的哈。” “我很喜歡賣東西,這讓我熱血沸騰。我們每次都能完成目標,籌集來的錢可以讓我們整個團隊一起去露營呢!” Lazzy說。

△ 這個小女孩在爸媽的幫助下在自家門口擺了個攤,把閒置的物品和玩具賣了,作為捐款給慈善機構。

為了達成目標,孩子們還學會了組織和管理。

“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組織完成的。” Patricia說。

“我做了大部分的事兒,我既是組織者也是執行者,我還真的賺到了錢。” Duncan說,“我不僅僅是賣餅乾,我幫助學校支付了那些無法支付的費用。我從中獲得了很多樂趣,結交了很多朋友,我相信這些經歷會為我的將來加分。” Duncan說。

“我們要用數學的方法計算成本和利潤,我們常常算錢。” Ariana說。

△ 這個小學為當地的food bank(食物銀行)籌到了1520個罐頭

他們還學到了溝通的技巧,交到了新朋友。

“處理錢和客戶溝通上我做得不錯,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Jari說。

“通過做這些事我學會了接受不同的結果,買還是不買。” Karen說。

“對我來說這很有趣,因為我在和別人做生意,這能在將來幫到我。” Patricia說,“我比以前會算錢和管理錢,我更知道怎麼跟人交談,我學到了如何善待他人。”

“我喜歡挨家挨戶敲門賣我的餅乾,”Abby說,“我喜歡敲門,和他們交談,這幫助我更接近我的目標。”

“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名醫生。做這個我並不是僅僅為了錢,我可以幫到別人。”Duncan說。

很顯然,籌款活動讓他變得更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

△ 這些小學生參加Fun Run為學校籌款

△ 這位9歲的小學生製作了一份鄰里報

那麼,美國小朋友還會做哪些有意思的“閒事”呢?

△ 這位小朋友給郵差準備了一個驚喜噢 △ 這對母女從街坊鄰居那兒收來了不少二手童書捐贈給學校

△ Evan的生日願望是為Food Bank捐贈更多的食物

△ 街上新來的鄰居收到了隔壁小朋友送來的植物

△ 這位8歲的可愛女孩和爸媽一起來收容所幫忙已經好多年了 △ 這個班的同學們為Toy Drive精心選購了很多玩具 △ 這兩位小女孩最愛在動物收容所做義工 △ 孩子們給老師準備了一個驚喜 △ 這個幼稚園的小朋友每月去養老院和爺爺奶奶們玩 △ 小朋友最喜歡去消防站送點心了 △ 自豪地成為特奧會的義工 △ 你常常可以看到這樣可愛的小鋪子 △ 孩子們的洗車活動為癌症患者籌得了一筆款 △ 參加童子軍的必修課之一,賣點心

其實,這樣美好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

育兒道路漫長而修遠,能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嘗試做些美好的小事,然後細細地看他們在每件小事中一點一點成長起來,最後變成有能力又有愛的樣子,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