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年齡段積木玩法大不同

幾乎所有家長都認同積木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現在的積木材質多、功能多, 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玩法和空間, 也能幫孩子通過不同方式來增加玩耍樂趣、開發智力。 下面, 我們就根據不同年齡, 幫孩子們介紹積木的玩法。

半歲~1歲:看圖認物, 鍛煉感官

1歲以下的孩子對這個世界還很陌生。 此時, 他的意識觀念並未形成, 應該更多地去感受這個世界。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帶有動物、水果、數位等圖案, 色彩較豔麗的布積木給孩子玩。

可以讓孩子簡單地搬運積木, 鍛煉四肢, 也可以教他看圖認物, 讓孩子指出對應圖案的積木,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在普通積木裡藏起一個帶鈴鐺的布積木, 讓孩子找出有聲音的是哪一個。 這些方法除了鍛煉感官能力, 還能發展孩子的觸覺, 又不用擔心被積木弄傷或不小心吃進嘴裡。

1歲~3歲:辨形狀, 練思維

這個階段, 孩子的大腦開始飛速發育, 也逐漸形成一些空間思維及發散思維, 對於組成這個世界的幾何形狀, 孩子們也有了一些初步認知。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不同幾何形狀的木質積木。 首先, 可以問孩子每個積木的形狀, 讓他學習基礎的幾何知識;其次, 可以讓孩子用積木疊高、排長龍。

在這個過程中, 他會思考“什麼形狀的放在一起才能讓兩個積木站穩”“怎麼排積木會比較長”。 家長陪玩時, 還可以結合家中的物品讓孩子聯想起積木的形狀,

Advertisiment
或者看著積木讓孩子聯想生活中有什麼物品跟這個形狀類似, 在玩樂的過程中鍛煉發散思維。

3歲~4歲:造房子, 拓展想像力

此時, 孩子的個人意識觀念形成, 動手能力顯著提升, 建構技巧日趨成熟。 家長可以給他提供一些構想更加複雜、數量更多的積木玩具。 還可以把這些積木貼上貼紙, 讓“屋頂”看起來更像屋頂, 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 家長可以給孩子找一些生活中的建築圖片或積木成品圖片, 讓孩子按照圖樣搭積木, 鍛煉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這個階段, 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自主策劃能力。 比如, 在搭積木的同時, 寶寶會想著現有的積木能夠搭建一個多大的房屋, 如果積木少了是不是少蓋一層,

Advertisiment
如果多出來了還可以搭一個小凳子之類的。 家長要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 指導他解決問題, 比如哪種房子需要積木多, 怎麼用最少塊的積木就能搭起一個房子等。

4歲~7歲:融入情境, 發揮創造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空間概念、思維、想像力以及語言溝通能力都已成熟, 一個好的積木玩具能為孩子廣泛的個人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家長可以給孩子配備一些樂高積木等大型的情景故事類積木。 孩子除了對積木進行搭配外, 還會為自己的作品賦予故事性, 構建一個個童話世界。

孩子們還能在家長的指導下用一些齒輪、滑輪搭建伸縮消防梯或者活動平臺等, 使孩子在瞭解物理常識的同時, 建立起自信心。

Advertisiment

最關鍵的是, 孩子可以通過相互合作, 共同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通過討論, 構建一個童話王國。 家長在陪孩子玩這類積木時, 應當引導孩子朝著他想要完成的故事推進, 鼓勵他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挑戰, 而不是對孩子說:“這個不能這樣”、“那個應該那樣”這種話, 局限孩子的想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