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忽略孩子的表達
如果父母因為忙,或者因為心情不好,而忽略甚至阻止孩子的表達,就會傷害孩子的心,也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 我看過一部家庭倫理電視劇,對其中的一個情節印象非常深刻。劇中的父親正在燈下設計一份建築圖紙,他3歲的兒子在拼裝軌道玩具。 這是
2017-03-13 15 -
我有一個天使一樣的女兒
女兒君君,今年5歲了。令我驕傲的是,她遺傳了我和她媽媽最好的基因,見過她的人都會忍不住稱讚:“像天使一樣!”這常常令我沾沾自喜。我常感慨道:“創造了這個小天使,是我這輩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老婆聽了,總會給我一記粉拳,笑駡道:“就你自私
2017-03-13 28 -
警惕,不說傷害孩子的話
父母要認真考慮你在孩子面前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可能傷害孩子的話,更要提醒自己別隨口說出。在教育孩子時要保持理智,運用“和風細雨”的方式說話,給孩子的心靈灑上一縷溫馨的陽光。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很受感動: 有一個很喜歡下象棋的爸爸
2017-03-13 19 -
深思:該給孩子怎樣的祝福?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一個本該向孩子們祝福快樂的日子,可是在連續發生校園慘案之後,在孩子們一再為低劣的食品所害之後,任何言之無物的問候都難以出口,唯有真心懺悔,才能夠表達成年人對孩子們真誠的祝福。 童話作家鄭淵潔在博客中寫道,所有成年人在2
2017-03-13 84 -
如今做個淡定的媽媽有多難
“淡定”這個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了,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育兒理論:對待孩子的成長規律要淡定。可是在這裡我忍不住發感慨:做個淡定的媽媽真的挺難! 一直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夠淡定:從來不拿諾依跟別的孩子比較;從來不急著讓孩子學東西;
2017-03-13 19 -
我的孩子到底誰來帶?
我從一開始就搖旗呐喊誰生的孩子誰帶。等我生了孩子,我沒有悔言並且堅決貫徹“偶滴孩子偶必須自己帶”,原因有三: 親子之愛 還記得哲哲80多歲的爺爺在我生了夫家三代唯一的公主後,對我說:“XX,我們想孩子啊,她是我們的孫女,你就把她
2017-03-13 14 -
10個妙招教你如何對待孩子
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專家提出的10個方法。 妙法1、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
2017-03-13 19 -
家有入園娃,家長該做些啥?
幼稚園教育是幼兒進入集體生活,步入社會的第一步。伴隨著一批又一批新生入園,如何幫助幼兒順利渡過入園關成為每一個要入園孩子家長的一個重要課題。 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一、 為了讓幼兒減少入園焦慮情緒,有條件的話應該經常
2017-03-13 22 -
讓孩子體會學習是為了自己
一個媽媽說,我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他學習的目的還不太清楚,他總認為是為了父母而學習。起初我以為這是孩子愛玩兒的心理,才不肯學。後來有一次讓他做作業,他就發脾氣了,說你們為什麼逼著我學呀,我都是為了你們學。我才明白他是這個想法,我真的感覺
2017-03-13 15 -
區別孩子想要的和需要的
看看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這對家長很有幫助。雖然你可能不能控制孩子想要什麼,但是你可以找出二者之間的不同,以區別對待。 你有沒有注意到兩三歲的孩子搞不明白“需要”和“想要”有什麼區別?小孩會說:“我需要一個餅乾”
2017-03-13 22 -
如何讓孩子成為聰明消費者
你的寶寶是否覺得錢是從樹上長出來的?你是如何向寶寶解釋錢的問題的?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問題並不難解決,把金融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下面的五個建議會從不同的角度幫助你培養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玩硬幣遊戲 3歲的孩子不能理解不同硬幣
2017-03-13 18 -
育兒小聰明:與孩子鬥“法”
小時候我如果做錯了事,爸媽懲罰得最多的是一招:“不准吃飯!”那時家裡困難,吃是最大的事。每當大人這麼一說,我就會認錯。爸媽也屢試不爽。就這樣,我在爸媽“不准吃飯”的“威脅”中成長,走向了社會。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成了我重
2017-03-13 16 -
在“安全”教養下轉個彎
年輕時曾有人問我:“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希望能重新經歷哪一個時段?”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希望能重新再過一次大學生活。” 因為在入大學前,我就極其清楚自己未來的定位,知道可以從學校教育中學習到什麼;清楚如何利用課餘時間爭取去一
2017-03-13 35 -
4大妙招讓寶寶不頂嘴
孩子不聽話,還愛頂嘴。他真的是故意要跟大人作對嗎?很多情況下並不是這樣。如果家長總是忽略孩子頂嘴的真正原因,而是一味責備孩子的話,那只會造成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其實,孩子的情緒反應都在透露一些訊息,只要您細心覺察並用心應對,便不會再因為
2017-03-13 20 -
不要迷信智商抱怨孩子笨
“你真笨,你看看,這麼簡單的題你都做不出來!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牆,真是沒指望了。” “孩子,媽媽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後會取得好成績,相信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前一句是我們聽到最多、說得最多,也最刺耳的
2017-03-13 44 -
澳大利亞人的家教觀
一位訪澳歸來的老教師,談到赴澳見聞時說:澳大利亞的家長蹲著和孩子說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是在朋友家。一個週末,我請一對青年夫婦和孩子來吃晚飯,當這個兩歲多的孩子吃飽了,要下地去玩時,這位家長蹲下來對小孩子說話。當
2017-03-13 15 -
殘缺教育對孩子成長不利
學生犯錯誤,教師可以採取一些適當的懲罰,但是在懲戒教育中,也要採取科學的方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 一味“懲戒”怕孩子受到傷害 “俗話說,不打不成器。我不否認懲戒這一教育形式,懲戒在某些時候確實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育方法。”市
2017-03-13 17 -
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的妙招
幼稚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而接觸的陌生環境。對小朋友來說,環境是陌生的,老師是陌生的,連小夥伴也是陌生的。因此,寶寶會不適應幼稚園的生活,從而變得沉默寡言,難以交到朋友。其實,幼稚園是鍛煉孩子交往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如何讓孩子適應幼稚
2017-03-13 33 -
笑談"家庭遊戲"中的感統訓練是什麼?
爬行遊戲訓練目的:吸引寶寶注意力,引導寶寶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訓練要求:準備幾種色彩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 遊戲方法: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的兩條腿慢慢向後拖,並在寶寶眼前放上色彩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
2017-03-13 33 -
孩子的早教究竟到底需要多早呢?
早期教育從零歲從寶寶出生就已經開始了?當然,這是由孩子該階段發展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這些特殊性表現為: 大腦發育的可塑性。大腦的可塑性是大腦對環境的潛在適應能力,是人類終身具有的特性。年齡越小,可塑性也越大。三歲前,尤其是出生的第一年
2017-03-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