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大妙招讓寶寶不頂嘴

孩子不聽話, 還愛頂嘴。 他真的是故意要跟大人作對嗎?很多情況下並不是這樣。 如果家長總是忽略孩子頂嘴的真正原因, 而是一味責備孩子的話, 那只會造成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其實, 孩子的情緒反應都在透露一些訊息, 只要您細心覺察並用心應對, 便不會再因為孩子頂嘴而感到苦惱。

4大妙招讓寶寶不頂嘴

房間裡傳來一陣哭聲, “不要!不要!”2歲的安安情緒很激動, 一把推開媽媽新買的紫色洋裝。 不管媽媽怎麼說, 小安安說不穿就是不穿, 甚至還把衣服丟到地上。 眼看喜宴開席的時間就要到了,

Advertisiment
媽媽一下子火了起來, 直接對安安下了最後通牒:“你要是再胡鬧, 我就不帶你去囉!”一聽這話, 小安安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 號啕大哭起來。

孩子頂嘴的3大原因

其實, 正在氣頭上的媽媽應當先瞭解安安為什麼要反抗穿紫色洋裝, 對症下藥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否則的話, 親子雙方互相頂來頂去, 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那麼, 小朋友們究竟為什麼會頂嘴呢?據張明慧老師介紹, 主要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

無法充分表達

小孩跟大人一樣, 都會有自己的意見, 而1~3歲的孩子正處於學說話的階段, 所以語言能力不足, 還不能清晰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旦小孩與大人的意見不同時, 就會產生頂嘴的狀況。 所以我們常會聽到這個階段的孩子動輒說出“不要”或“不好”等話語,

Advertisiment
甚至伴隨著打人、踢人、哭泣等行為出現。 隨著孩子的語言能力日益增強, 發生頂嘴、反抗的情況自然就會下降。

發現自我能力

再者來說, 1~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心智高速成長的時候, 他們慢慢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 也不再需要大人幫忙。 例如孩子想自己決定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玩什麼玩具, 或吃東西的先後順序等。 他們想自己去嘗試和掌控。 特別是2歲左右的小孩, 自己想當家做主的願望特別強烈。 因為在大腦髓鞘化的過程中, 獨立就是這個階段發展的主軸, 他們喜歡自己掌控事物的感覺, 似乎一點都聽不進大人的話。

不滿大人敷衍

你會重視孩子的反應嗎?許多家長都會因為忙於身邊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常跟孩子說:“等一下哦!媽媽正在忙!你乖乖在旁邊玩一會兒!”甚至只是“嗯嗯”的敷衍回應。 在得不到大人重視的情況下, 孩子多少都會感到有些失落。 尤其是在不斷經歷敷衍之後, 孩子當然難免會哭鬧不休, 甚至出現肢體動作以表達不滿, 如拳打腳踢、扔東西等。

解決頂嘴的4大妙招

在瞭解到孩子頂嘴的常見原因後, 家長便可見招拆招, 輕鬆應對。 張明慧老師在此建議家長, 可以通過以下4種方式來改善寶寶的頂嘴狀況。

鼓勵孩子塗鴉·穩定情緒

多塗鴉的好處在於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所以應該大力提倡。 除了可以促進親子感情之外, 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 比如家長可以問孩子在畫什麼,

Advertisiment
畫中的人物是誰, 穿了什麼樣的衣服, 在做什麼事等。 通過塗鴉的內容做一些互動討論, 還可以幫助孩子及早熟悉更多的詞彙和句子, 增強語言表達的能力。

培養語言能力·刺激思考

孩子的年齡越小, 語言能力就越弱, 所以在反抗時大多會出現哭鬧的情形。 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再出現其他的發展障礙, 那麼肢體上的動作就會更多一些。 同時隨著負面情緒的日益增大, 孩子生氣的時間也會越來越久。 因此,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激烈的肢體動作時, 不要只是單純的責備或懲罰, 而應該首先增強他的語言能力, 讓孩子練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和想法。 這樣不但能減少孩子肢體動作的發生,

Advertisiment
無形中也刺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適度給予權力·尊重孩子

適度讓孩子有一些小小的權力, 讓他自己做決定, 讓孩子有受尊重的感覺。 但家長必須確認事情的重要性, 因為有些事情還不能讓孩子自行決定。 例如孩子生病了, 該不該看醫生、該不該吃藥等, 這些事必須由家長來決定, 但是吃藥的順序和速度則可以讓孩子決定。 他在掌控事物的同時也能得到安全感, 有助於減輕他的抵觸情緒。 不過家長也應該讓孩子知道, 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經過仔細的考慮和認真的評估, 並且要懂得承擔後果。

化好奇為學習·適時引導

正如前面所說, 大人的應對方式不佳也是孩子反抗的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家中有許多危險的東西不能讓小孩子碰, 例如摸電源插座、玩剪刀等。當然,孩子的小手很有力量,喜歡東摸摸西摸摸,看到什麼東西都不想放過,這確實很讓家長感到擔心。但是如果大人只會說:“不行!不可以!”等一味強行制止的話語,那麼教養效果也不會太好。因為1~3歲孩子的認知能力還不夠,無法瞭解什麼是危險,也不知道什麼東西不應該碰。

1~3的孩子主要依靠經驗學習,由於充滿好奇心,所以他總希望通過各種嘗試來滿足成長的需要,此時大人的適時引導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阻止孩子之前,不妨先想想是否還有其他更合適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有正面的學習機會。比如為了避免孩子被熱水燙傷,可以分別拿了冰水、溫水、和溫度較高的熱水讓孩子去感受,通過不同溫度的差別,讓他認識什麼是冷、熱與燙,這樣孩子就能知道萬一誤觸開水是會受傷的。把好奇轉化為學習,增加孩子的認知,減少接觸危險的機會。

小編總結:由於目前生活節奏很快,親子相處的時間本來就有限,如果下班後再沒有好好陪孩子,長期下來親子互動就容易產生問題,出現頂嘴的次數自然也就多了。家長應採取與孩子相同的高度,認真、專心地看著孩子的眼睛,仔細傾聽孩子想說什麼,有什麼問題,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充分的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相處環境,那麼,頂嘴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減少了。

例如摸電源插座、玩剪刀等。當然,孩子的小手很有力量,喜歡東摸摸西摸摸,看到什麼東西都不想放過,這確實很讓家長感到擔心。但是如果大人只會說:“不行!不可以!”等一味強行制止的話語,那麼教養效果也不會太好。因為1~3歲孩子的認知能力還不夠,無法瞭解什麼是危險,也不知道什麼東西不應該碰。

1~3的孩子主要依靠經驗學習,由於充滿好奇心,所以他總希望通過各種嘗試來滿足成長的需要,此時大人的適時引導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阻止孩子之前,不妨先想想是否還有其他更合適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有正面的學習機會。比如為了避免孩子被熱水燙傷,可以分別拿了冰水、溫水、和溫度較高的熱水讓孩子去感受,通過不同溫度的差別,讓他認識什麼是冷、熱與燙,這樣孩子就能知道萬一誤觸開水是會受傷的。把好奇轉化為學習,增加孩子的認知,減少接觸危險的機會。

小編總結:由於目前生活節奏很快,親子相處的時間本來就有限,如果下班後再沒有好好陪孩子,長期下來親子互動就容易產生問題,出現頂嘴的次數自然也就多了。家長應採取與孩子相同的高度,認真、專心地看著孩子的眼睛,仔細傾聽孩子想說什麼,有什麼問題,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充分的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相處環境,那麼,頂嘴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減少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