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寶寶出遊的注意事項
帶寶寶出門旅遊雖然麻煩,但偶爾讓幼兒呼吸郊外的新鮮空氣,對寶寶的健康及精神都有幫助。為不讓全家的出遊計畫敗興而歸,醫學專家提出下列建議事項: 1.未滿月或剛病癒的寶寶儘量不要出門,如非要出門最好事先詢問醫師的意見,並儘量讓行程中有足夠的
2008-06-01 14 -
哺乳期嬰兒也需要飲食文化
提起飲食文化,人們便會想到食物的色香味形、進餐的環境等。當坐在寬敞明亮的餐廳,手持潔淨的餐具,享受著周到細緻的服務,耳邊聽著舒緩的樂曲,一邊細細品嘗著美味佳餚……肯定能讓人胃口大開、食欲大增,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 當然這是對成人
2008-06-01 28 -
寶寶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於緊張,過於誇大。
2008-06-01 41 -
“害怕”:讓孩子患病
新生兒一般害怕摔倒和大的響聲。他們從6個月起就開始害怕陌生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3歲。學齡前兒童通常害怕離開父母,還害怕體型大的動物、恐怖面具和超自然的東西。大一些的孩子可能害怕家人的過世、成績不好和新聞中發生的事件,比如戰爭、恐怖
2008-06-01 17 -
小寶寶的心事誰能懂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或幾個月的小嬰兒,還不能像大人們一樣有實實在在的感情。他們在吃飽喝足睡夠之後,對周圍的世界只能做出無意識的反應,如果你看到他很高興,可別一廂情願地認為那是沖你來的。 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
2008-06-01 30 -
發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物件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物件,如: 0-6個月 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
2008-06-01 15 -
父母要學會看懂寶寶的心
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以後的幾年,他對世界的感受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躺在床上,只能看到床周圍的狹小空間,到自己學會走路,可以探究周圍的環境,他們眼裡的世界在不斷擴大,於是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也在不停改變。 最愛爸爸媽媽的臉 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也有
2008-06-01 16 -
天生麗質從搖籃時代塑造
營養要合理 兒科專家指出,提供給嬰幼兒充足、均衡而合理的飲食營養,才能“吃”出紅潤漂亮的小臉蛋,“吃”出茁壯生長、健康發育的小身軀。為此,大凡母乳哺養的嬰兒從第四個月起,人式餵養者從滿月起應逐漸添喂輔食。斷奶後的幼兒,每天宜吃“三餐兩點
2008-06-01 20 -
1歲請關鍵時刻say stop
寶寶慢慢懂事,而你也需要懂得更多管理他們的“戰略戰術”。有時候你需要在關鍵時刻學會“喊停”,以便在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之前,及時地制止他們犯錯。不過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的“喊停”毫無效果。其實只要家長掌握了“喊停”的技巧,它就能大大地
2008-06-01 36 -
斷奶會影響小兒的心理發育嗎
孩子斷奶並不像大人所想像的那麽容易,吃慣母乳的孩子不僅僅把母乳作為賴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對母乳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在心理上依賴母乳,母乳會給他們一種信任。安全感。如果突然斷奶,不僅會給孩子身體帶來影響,還會對小兒心理發育產生不利影響,特
2008-06-01 23 -
為什麼孩子哭了
這個問題,也是不少已婚青年男女擔心的問題,她們之所以結婚以後遲遲不要孩子,有的就是害怕孩子的“哭鬧餵養”會使他們招架不住。其實,寶寶的“吃、拉、哭、鬧”並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事出有因和有規可循的。我們觀察到繈褓裡的嬰兒“幹著”五件事:
2008-06-01 13 -
寶寶小藥箱
迎玖話題 寶寶的出世給爸爸媽媽們帶來許多從未體驗過的快樂,同時也給爸爸媽媽增加了許多額外的功課。寶寶的健康當然被視為第一要事,寶寶稍有不適,爸爸媽媽便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常常抱起孩子就奔醫院。但往往是虛驚一場,拿點小藥回來了事。所以,如
2008-06-01 21 -
聽力異常有哪些高危因素
聽力異常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因此早期發現十分重要。對有高危因素的孩子更要提高警惕。 常見的高危因素有以下15個方面: (1)耳聾家庭史。 (2)近親結婚。 (3)孕期感染史(風疹病毒、流感病毒、弓形蟲感染等)。 (4)母孕期前有梅毒病史
2008-06-01 28 -
孩子積痰的原因和處理
積痰不同于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既不是氣管炎、支氣管炎也不是肺炎。因此,它不像嬰兒患炎症那樣伴有發燒、咳嗽、嗓子發紅等症狀。 兩個月左右的孩子積痰,是一種短期內的特有現象,這是因為孩子的支氣管被呼吸道內的分泌物輕微堵塞而導致的現象。當我們
2008-06-01 25 -
兩個月的孩子就會便秘嗎
母乳的孩子每天大便4~5次是正常的。根據這句話,我們推論出兩個月的小嬰兒便秘多發生在吃牛奶的孩子身上。事實上,小嬰兒便秘確實發生在人工餵養兒身上。這種孩子不僅僅是幾天才排一次大便,更主要的是大便硬結,排出困難,幹硬的大便甚至會擦傷腸黏膜
2008-06-01 25 -
怎樣識別嬰幼兒濕疹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症。其起因多與遺傳和外界誘因有關。 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過敏體質,那麼孩子有70%的可能是過敏體質;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屬過敏體質,孩子仍有50%成為過敏體質的可能性。 嬰兒濕疹往往還和餵養有關,
2008-06-01 26 -
“奶癬”,嬰兒最常見的皮膚病
嬰兒濕疹發生在吃奶的小嬰兒,因此,民間則多叫做“奶癬”,是嬰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嬰兒濕疹一般在孩子出生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絕大多數孩子的濕疹多起始於生後6個月內。 由於嬰兒的皮膚細嫩,抗病能力較差,因此很容易患各種皮膚病,但嬰兒濕疹不是感
2008-06-01 27 -
小兒咳嗽注意“養”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欲治癒小兒咳嗽不可不注意“養”。 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污濁的空氣對呼吸道粘膜會造成不良刺激,可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異常或加重咳嗽,嚴重的可引起喘息症狀。因此,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廚房油煙要排出,家長更不
2008-06-01 18 -
臉色蒼白,是貧血嗎
許多父母發現孩子臉色蒼白、有時候會暈倒,便以為小孩患了貧血,甚至,一律認定女兒在月經結束後一定會“貧血”,所以要趕緊“補血”。 事實上,小孩臉色蒼白、起立時頭暈、容易暈倒,都只是貧血的徵兆之一,如果有這些徵兆,不妨家長自我檢查小孩的眼結
2008-06-01 26 -
教你新生兒發燒的護理方法
出生一個月的新生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除感染因素外,環境過熱、失水均可引起發燒。可靠的依據是體溫,當體溫超過37℃時應視為發燒,並伴隨面紅、煩躁、呼吸急促、吃奶時口鼻出氣熱、手腳發燙等表明是發燒。體溫不超過38℃時不要隨便服藥,應採用物理
2008-06-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