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 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於緊張, 過於誇大。

7、孩子初入幼稚園等陌生環境。

8、與孩子同齡的小夥伴比較少。

9、在幼稚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

10、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 長期與父母不見面。

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象,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 觀察自己的孩子, 儘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 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吃手指頭,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則不利於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 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切記, 要孩子戒掉吃手指頭的習慣並不比大人戒煙來得容易, 也需要相當多的耐性才能如願。 與其一味無理、蠻橫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頭, 還不如仔細探討其原因, 好好謀求改善之道。

典型病歷

病歷一:張女士, 某公關公司部門經理, 寶寶3歲半。 張女士和丈夫平時工作很忙, 到幼稚園接寶寶全都成了爺爺奶奶的“工作”。 寶寶每天看著別的小朋友全是爸爸媽媽來接, 心裡多麼盼望能有機會看見媽媽在幼稚園外等自己啊!但這一切都是奢望。 據幼稚園老師反映, 寶寶白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總是鬱鬱寡歡,

Advertisiment
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經常在上課和午休時自己一個人吃手指頭。 長期以來, 白嫩的小手慢慢地開始脫皮, 變得紅彤彤的。 老師帶他到校醫室抹藥, 並告訴了寶寶的父母。

張女士為此很是著急, 諮詢了醫生之後才知道寶寶得的是小兒“吮指癖”, 並有抑鬱症的傾向。 之後, 張女士就算多忙也會到幼稚園去接送寶寶, 晚上回到家問問寶寶白天在學校有什麼新奇的事情, 或者和哪個小朋友比較要好等等。 慢慢地, 寶寶逐漸開朗了起來, 在幼稚園和小朋友相處也很融洽, 老師和同學都反映寶寶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病歷二:劉女士, 某外企財務總監, 寶寶5歲。 在事業上劉女士是個名副其實的女強人, 依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Advertisiment
然而在婚姻上卻事事不順, 半年前與丈夫離婚了。 寶寶和媽媽一起生活。 突然失去了一半天空的家, 陡然變得烏雲密佈, 寶寶整天哭鬧要見爸爸, 劉女士每當聽到這些, 就開始數落起孩子來, 心裡的不如意一下子發洩到了寶寶身上。 可憐的寶寶每當這時就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熊, 躲在牆角啃手指頭, 像小嬰兒饑渴時玩命的吃奶一樣。 寶寶的姥姥看在眼裡, 疼在心上, 把他接到姥姥家生活, 但啃手指頭的毛病依舊改不了。

為此, 姥姥帶著寶寶來到了醫院。 當得知寶寶得的是“吮指癖”時, 姥姥本以為沒什麼大不了, 慢慢就好了。 醫生糾正了姥姥的錯誤想法, 寶寶的“吮指癖”是由於心理上的壓力而導致的,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單純的小孩吃手指頭, 因此要從心理上去醫治。 現在由於單親家庭越來越多,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 往往給寶寶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轉變了寶寶本身所固有的性格, 取而代之的是怪異、孤僻的性格。 通過醫生的分析, 劉女士流下了滾燙的淚水。

有別于嬰兒時期的“吮指癖”, 幼兒時期如果寶寶出現了此病, 更重要的不是因為吃手指頭不衛生或者本身的一種欲望, 而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 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性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有“吮指癖”的傾向, 如果您的身邊有以上十條中所描述的現象, 如果您無暇顧及孩子的想法, 那麼是時候好好陪陪孩子, 是時候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多一些家庭的溫暖,

Advertisiment
是時候為孩子做些事情了!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