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歲請關鍵時刻say stop

寶寶慢慢懂事, 而你也需要懂得更多管理他們的“戰略戰術”。 有時候你需要在關鍵時刻學會“喊停”, 以便在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之前, 及時地制止他們犯錯。 不過你會發現, 很多時候你的“喊停”毫無效果。 其實只要家長掌握了“喊停”的技巧, 它就能大大地幫助你的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種技巧, 從寶寶1歲起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了。

“喊停”的意義:

就像是體育訓練一樣, 比賽若不是進入緊要關頭, 教練是不會輕易喊停的。 他們借助“喊停”, 來進行心態的調整和獲得扭轉局勢的機會。 這也正是家長們“喊停”的目的所在——把握時機,

Advertisiment
先發制人地讓孩子及時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調整好心態。

“喊停”的三大誤區:

1.“喊停”不及時。 你最好多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 捕捉到某些“預兆”, 譬如他伸手要打小夥伴, 開始提高嗓門說話, 或者開始扔東西等等。 如果你及時並且恰到好處地喊停, 完全可以及時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2.把“喊停”作為一種懲罰。 從時間上來說, “喊停”並不是對孩子做出錯誤行為以後採取的一種懲罰。 有些家長把發洩自己情緒的大喊大叫誤以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有效懲罰。

3.無法提出對策。 如果你發現你的“喊停”無法阻止某種行為的萌發, 或者寶寶常常徘徊在犯同樣錯誤的邊緣, 那麼你就不只需要阻止, 而應該進一步提出對策進行干預了。

Advertisiment

喊“停”的最佳時機:

1、給予適當的警告。 當你發現孩子即將失控的時候, 可以說:“我發現你嗓門提高了, 我知道你開始想要扔東西了。 不過我警告你, 請你馬上停止!”

2、如果你的警告沒有起作用, 那麼就要想法主動讓孩子冷靜下來。 對此, 不同孩子不同時候不同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 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回平衡, 而有的卻會因此而情緒低落。 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消極反應太過於擔心, 只要脫離了剛才令他激動的事件與環境, 他們就容易平靜下來。 你可以引導它把注意轉移到另一件可以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上去, 比如一件他喜歡的玩具, 或者教給他一個他感興趣的新遊戲。

3、鼓勵孩子保持優良的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必須讓孩子知道, 他的行為是被關注著的;當他做得對, 做得好的時候, 會受到表揚和鼓勵。 當孩子掌控好自己的行為時要加以讚揚。 當他平靜下來, 你應該適時地誇獎一下他:“很好, 這樣就對了, 很高興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你必須提高注意, 以便及時地誇獎他, 從而使這種行為保持下去並成為好習慣。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