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親子間溝通更有效的3大方式

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可以促進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讓彼此變得更加親密。 在孩子面前, 父母除了扮演監護人的角色, 還要扮演好朋友的角色, 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Advertisiment

有時候,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聽話, 他們會有些叛逆, 身為父母可能會比較操心。 有的父母會覺得小孩子應該聽話懂事, 這樣才討人喜歡。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他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心事, 有自己的想法、主見, 作為父母, 你可能會經常發現孩子忤逆你的要求。 如果你暴怒生氣那就錯了, 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遠離你, 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進行溝通、對話, 讓孩子告訴你自己的想法, 這樣父母才能夠對症下藥, 給予正確的教育。

對話是雙方的!話語權不僅屬於父母

父母在孩子身邊除了是一個監護人之外,

Advertisiment
還應該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在某些問題上, 父母應該和孩子站在同一層次上考慮問題, 至少給孩子申辯的機會, 這就要求爸爸媽媽不能一直責怪孩子, 應該讓孩子說話, 應該聽聽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 不要一味地說孩子的錯處。 對話是雙方的, 只有聽取孩子的想法後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 所以, 父母不要沉不住氣, 單方面的對話只會讓孩子感到疲憊, 甚至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責任感作祟?孩子的未來誰規定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既然生下來了就有責任教育他們。 例如, 如果孩子不會使用筷子, 身為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 父母會一遍遍地教孩子使用筷子,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會不會用筷子重要嗎?勺子也可以吃飯不是嗎, 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使用了, 父母何必強迫孩子呢?再比如, 父母可能會在孩子會說話的時候就教他們認字, 或者是給他們報興趣班, 其實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詢問孩子的意願,

Advertisiment
而是一味地強加給孩子, 只是因為父母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 而這樣的後果卻讓孩子身心疲勞, 沉默寡言。

尊重孩子!避免孩子的事父母全做主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平等的。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想法, 孩子才會毫無保留地告知父母他們心底的認知,

Advertisiment
這樣才能避免一些心理問題的產生, 孩子才會更加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