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物易傷孕期健康 但“恐藥症”傷害更大

前不久, 筆者碰到這樣一位孕婦, 該孕婦在妊娠6個月時患闌尾炎, 雖經醫生明確診斷, 但其家屬及本人因擔心藥物殃及胎兒而拒絕治療, 最終引起闌尾穿孔及彌漫性腹膜炎, 導致敗血症而致胎死宮內後早產, 產婦也因敗血症於分娩後第二天死亡。 (推薦閱讀:孕期感冒發燒慎用藥!)

孕婦不亂用藥不等於不用藥
懷胎十月, 在這280多天裡, 孕婦不可能都以“鋼鐵之軀”而不患頭疼腦熱、肚痛拉稀, 以及各種不可預測的疾病。 除了患上那些確認為有損胎兒、不利優生的疾病, 如嚴重病毒感染、嚴重臟器疾病、嚴重營養不良及消耗性疾病,
Advertisiment
應該人流、引產中止懷孕外, 一般性疾病還是應該及早診治, 及時對症吃藥, 以防病情加重而有礙優生。
然而, 現在有許多人對“孕期不能亂用藥”的科普知識, 誤解為“孕期不能用藥”, 矯枉過正, 使一些原本可以及早正確用藥而治癒的疾病喪失治機, 拖成大病、重病, 這才真正有損腹中胎兒了。 就以王小豔例來看, 患上中耳炎, 已經開始化膿, 醫生使用青黴素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 完全正確, 完全有必要。 因為青黴素可以消炎抗菌, 迅速控制中耳炎症, 使疾病痊癒。

藥理研究早已證實, 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先鋒黴素等, 對胎兒沒有致畸作用。 相反, 不早期使用青黴素族抗感染, 將導致中耳炎化膿加劇而高燒不退,
Advertisiment
甚至可能發生毒血症, 缺氧、休克, 不但會造成胎兒先天異常, 更可能因此而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
避免孕期恐藥症
“孕期恐藥症”的形成, 還有一個自身心理問題。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在孕期患上某種並非肯定會有礙胎兒發育的一般性疾病, 如腹瀉、外傷、咳嗽、便秘等, 已經引起一定程度的身體不適, 也曾產生過求醫尋藥的想法, 但囿於“孕期不能吃藥”的固執觀念, 放棄使用藥物治療, 這種情況, 實際上是一種孕期失衡心理的具體表現。 而這種表現, 又在外因, 特別是丈夫和家人的誤導下, 表現得尤為充分和嚴重。 當然, 其所造成的後果, 也就更為嚴重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