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葡萄胎的臨床表現

由於絨毛基質微血管消失, 從而絨毛基質積液, 形成大小不等泡, 形似葡萄, 故稱為葡萄胎。 有完全性和部分性之分, 大多數為完全性葡萄胎。 臨床診斷葡萄胎是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 在自然流產的組織中發現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樣變性, 但不診斷為葡萄胎。

葡萄胎有何臨床表現?

①閉經:因葡萄系發生於孕卵的滋養層, 故多有2~3個月或更長時間閉經。

②陰☆禁☆道流血:為嚴重症狀, 是葡萄胎自然流產的表現。 一般開始於閉經的2~3個月, 多為斷續性少量出血, 但其間可有反復多次大流血, 如仔細檢查, 有時可在出血中發現水泡狀物。

Advertisiment
陰☆禁☆道流血顯然來自子宮, 除自陰☆禁☆道流出外, 部分蓄積於子宮內, 也可能一時完全蓄積於子宮內, 從而閉經時間延長。

③子宮增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大於相應的停經月份的妊娠子宮, 不少患者即因觸及下腹包塊(脹大子宮或黃素囊腫)而來就診, 但也有少數子宮和停經月份符合甚或小於停經月份者。 可能有兩種情況:

A.為絨毛水泡退變呈萎縮狀, 停止發展, 形成稽留性葡萄胎; B.部分水泡狀胎塊已排出, 使子宮體縮小, 形成葡萄胎不全流產。

④腹痛:由於子宮迅速增大而脹痛, 或宮內出血, 刺激子宮收縮而疼痛, 可輕可重。

⑤妊娠中毒症狀:約半數患者在停經後可出現嚴重嘔吐, 較晚時可出現高血壓、浮腫及蛋白尿。

Advertisiment

⑥無胎兒可及:閉經8周前後, B超監測, 未發現有胎囊、胎心及胎兒。 孕周、甚至18周仍感覺不到胎動, 聽不到胎心。 B超掃描顯示雪片樣影像而無胎兒影像。

⑦卵巢黃素化囊腫:往往有部分患者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 可經雙合診發現或經B超檢查發現。

⑧咯血:部分患者可能有咯血或痰帶血絲, 醫生應主動詢問有無此症狀。

⑨貧血和感染:反復出血而未及時治療, 必然導致貧血及其相關症狀, 個別甚至可因出血而死亡。 反復出血容易招致感染, 如陰☆禁☆道操作不潔或在流血期間性☆禁☆交, 更易促使感染發生。 感染可局限於子宮及附件, 可導致敗血症。

併發症

一、大出血葡萄胎如未及時診斷、處理, 可發生反復出血, 宮腔積血, 造成失血, 也可在自然排出時有可能發生大流血。

Advertisiment
在已經貧血的基礎上, 可發生出血性休克, 甚至死亡。 故葡萄胎應做為急症處理, 短期延誤就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失血, 危害病人。

二、葡萄胎不全流產 自然流產或吸宮流產後, 可能有殘存水泡狀胎塊。 葡萄胎病人入院前不長時間自然流產者, 能承受清宮手術者, 應立即清宮。 排出時間長者, 有感染徵象者, 應用抗生互控制數日後進行清宮。

三、葡萄胎栓塞 水泡狀胎塊可隨血運轉移或遊走至身體其他部位, 最常見的是肺和陰☆禁☆道, 並可在局部形成出血灶。 小量栓子或未經嚴密檢查, 有可能自行消退。 於佩良等報告, 1例因用催產素引產而引起葡萄胎廣泛性肺轉移, 發生肺小動脈痊攣綜合征, 死於肺水腫,

Advertisiment
心力衰竭。 葡萄胎栓塞可以不同於惡性腫瘤轉移, 能被自身免疫抑制而消失。 林巧稚、蘇應寬皆有報導。 目前發現後仍以實行化療為好。

四、惡變 成為侵蝕性葡萄胎或絨癌。 惡變率約為10%~20%。 詳後。

五、卵巢黃素化囊腫蒂扭轉 多發生在葡萄胎排出後。 發生蒂扭轉時, 應先在B超引導下抽出囊液, 多數自然復位。 扭轉時間長, 才需手術切除扭轉的子宮附件。

預防 所有葡萄胎患者皆應囑告定期隨診, 最好長期與醫院取得聯繫, 更重要是在三年內定期複查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惡變, 但有時也可能有殘存的水泡狀胎塊。 應勸告患者至少在2年內採取有效避孕措施最初半年應每月複查一次。 如發生不規則陰☆禁☆道流血、咯血頭痛或其他不適時,

Advertisiment
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複查時除詢問月經是否正常外還應注意有無上述症狀。 檢查時應注意子宮是否複理良好, 陰☆禁☆道外☆禁☆陰有無紫藍色結節, 胸透(最好胸部拍片)有陰影存在。

妊娠試驗在隨診中非常重要葡萄胎完全清除後, 約60%以上患者30天內妊娠試驗轉陰性。 超過40天仍為陽性者應高度懷疑惡變或仍殘存水泡狀胎塊。

妊娠試驗已轉陰複診中又轉陽者, 如非妊娠, 應高度懷疑惡變如原尿陽性, 稀釋試驗已轉陰性, 複診中稀釋試驗又轉陽性尤其是稀釋度增高者, 亦應高度懷疑惡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