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阿斯巴甜

2015-12-23 1025

人工甜味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

人工甜味劑, 它們能在人的口腔裡產生甜味, 但在代謝過程中卻幾乎不會有能量產生, 所以, 甜味劑又叫低能量甜味劑, 它的名稱還有很多, 如非營養性甜味劑、代糖等——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老百姓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 很多人吃得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如果不注意減肥, 人也就越來越胖。 人工甜味劑在代謝過程中不會產生高熱量, 只滿足了人的愛吃甜味的口感, 但不會讓人發胖, 因此很多食品上都採用人工甜味劑來進行促銷;而且甜味劑也不會增加蛀牙和齲齒的風險,

Advertisiment
對愛吃甜食的小朋友們也有好處。

目前, 使用最廣泛的低能量甜味劑主要有:沙卡林糖精、 安賽蜜、 阿斯巴甜與三氯蔗糖等。

但是2005年有一項實驗室研究宣稱阿斯巴甜會導致大鼠得淋巴瘤和白血病, 還有類似的實驗也宣稱甜味劑具有致癌的傾向性, 那麼,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人工甜味劑會不會引起癌症這個問題已經屬於老調重彈的問題。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認為甜味劑會致癌沒有什麼證據。 比如上世紀70年代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實驗大鼠上引起膀胱癌, 導致美國國會立法在含有沙卡林糖精的食品標籤上寫上在動物上致癌的警告, 後來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機制根本不存在於人體,

Advertisiment
因此到了2000年沙卡林糖精從致癌物名單上去掉了。

基於人工甜味劑的種類很多, 蝌蚪君重點說說阿斯巴甜。

世界各國的權威機構幾乎都認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兩次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 通過在動物身上做實驗證明, 每公斤體重4000毫克阿斯巴甜也未出現不良反應(NOAEL), 考慮到各種不確定因素, 設定100倍保險係數, 4000除以100等於40, 最後確立每公斤體重40毫克為安全攝入水準(ADI)。 有100多個國家依此批准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包括歷來在食品安全方面以保守、苛刻著稱的歐洲。

最近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又一次為阿斯巴甜出具了“安全證明”, 之所以說“又”, 因為他們在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給出結論“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Advertisiment
EFSA對現有證據重新進行了梳理和細緻研究, 最終再次認定:對於普通人群而言, 每公斤體重40毫克的攝入水準是非常安全的, 這相當於一個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可以吃2.4克阿斯巴甜。

每天2.4克是多大的量呢?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 所以2.4克阿斯巴甜乘以200等於提供0.48千克白糖的甜度;我們又知道1千克等於2斤, 所以0.48千克白糖差不多就是1斤白糖的甜度——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說, 相當於一天吃掉1斤白糖, 對於普通人來說, 這麼大的攝入量不太現實。

我們通常用每日允許攝入量值(ADI)表示甜味劑的安全性。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阿斯巴甜的推薦量是不超過每公斤體重40毫克, 相當於男人每天喝20罐可樂、女人每天喝15罐——對於普通人來說,

Advertisiment
這個攝入量也是不太現實。 也有研究小組對餅乾與可樂中的各種甜味劑進行過高效液相色譜的測量, 在他們的論文(該論文中研究的無糖餅乾中含有各種代糖, 都是“吃了不會胖”的人工甜味劑)中, 測量結果如下圖:

根據檢測結果, 大部分人工甜味劑都沒有在餅乾與可樂中檢出, 檢出量也在每日允許攝入量值(ADI)之內。 在監管方面, 食品生產商都被要求必須在產品的標籤上注明使用了的甜味劑成分與含量, 對於其他食品, 它裡面的甜味劑種類與含量也可以查到, 消費者在日常購買的時候, 可以綜合參考。

唯一特別需要強調的是, 阿斯巴甜在正常人體中的代謝產物是苯丙氨酸,

Advertisiment
天冬氨酸以及甲醇。 對於孕婦來說, 在當前的安全攝入量下, 阿斯巴甜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但是患有苯丙酮酸尿症的孕婦除外——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 是由於苯丙氨酸(PA)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 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 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 並從尿中大量排出。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遺傳代謝病,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無法分解代謝苯丙氨酸, 而阿斯巴甜的代謝產物中含有苯丙氨酸。 所以, 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阿斯巴甜。

綜上所述:在規範生產和合法使用的前提下, 人工甜味劑作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是安全的。 消費者不用擔憂致癌風險。 最後, 我們還要說一條人工甜味劑的好處,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必須限制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人工甜味劑就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必須限制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人工甜味劑就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