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腰酸、背痛、小腹下墜,警惕子宮脫垂!

身為女性, 您是否在為這些情況而苦惱:經常腰酸背痛, 排便不暢, 常有下墜感, 不敢跑, 不能跳, 有時甚至步行都困難, 打噴嚏和咳嗽也要擔驚受怕......如 果您遇到上述問題, 那麼您正和許多女性一樣, 被子宮脫垂所困擾。 在許多人看來, 這或許只是多次生育的中老年女性的“專利”, 但其實不然, 據調查顯示每一百位元女性中就有1-4位患有此病, 所以應高度引起大家的關注, 決不能因此而默默忍受。

什麼是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是指支撐子宮的組織受損傷或薄弱, 致使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禁☆道下降, 子宮頸外口坐骨棘水準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禁☆道口外的一種生殖伴鄰近器官變位的綜合征。

Advertisiment

子宮脫垂的預防

1、產後下床勞動不可過早, 但並不要求絕對臥床休息。

2、注意保暖防寒, 防止感冒咳嗽。 患有慢性咳嗽者應積極治療。

3、產後1個星期, 新媽媽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 如擦桌子、掃地等, 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 更不可幹較重的體力活。

4、保持大便通暢, 絕對禁止用力大便。

5、加強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縮運動。 如抬臀運動, 可以仰臥屈腿, 有節律地抬高臀部, 使臀部離開床面, 然後放下, 每日2次, 每回連做10~15下。 這樣能使盆底肌、提肛肌逐漸恢復緊張度。

產後子宮脫垂的居家調理

1、新媽媽應注意產時和產褥期衛生。 分娩時, 新媽媽一定要做到不過早和不過度用力。

Advertisiment

2、分娩後, 應充分休息, 經常改變臥姿, 注意營養, 體質虛弱的更要注意調理, 積極進行體操運動以鍛煉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 避免過早和過度操持家務與體力勞動, 最好是站著或坐著, 避免蹲位幹活如蹲著洗尿布或擇菜。

3、產後更應防止便秘或咳嗽, 因為這些都能增加腹腔內壓, 使盆底組織承受更大的壓力, 而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運動療法

縮肛運動:用盆底肌肉收縮法將肛門向上收縮, 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縮肛門那樣。 每天做數次, 每次收縮10~20下。

下蹲運動:兩手扶在桌上或床邊, 兩足併攏, 做下蹲與起立動作, 每日1~2次, 每回5~15下。 但要注意, 平時要防止空蹲, 如需蹲下, 最好放一隻凳子。

臀部抬高運動:平躺床上,

Advertisiment
兩腳踏床, 緊貼臀部, 兩手臂平放在身體兩側, 然後用腰部力量將臀部抬高與放下。 每天2次, 每次20下左右, 並逐步增多次數。

子宮下垂是什麼症狀?

盆腔器官脫垂(POP)是由於盆底肌肉和筋膜組織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發的器官位置及功能異常, 主要症狀為陰☆禁☆道口組織物脫出, 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 功能障礙, 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生命品質。 POP伴有臨床症狀是醫師界定患者是否需要進行治療干預的重要依據。 最特異的症狀是患者能看到或者感到膨大的組 織器官脫出陰☆禁☆道口, 可伴有明顯下墜感, 久站或勞累後症狀明顯, 臥床休息後症狀減輕, 嚴重時脫出的器官不能回納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