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寶寶的飲食備忘

肉類的營養價值高, 是幼兒發育所必須食品, 但若太偏好肉類而不吃其它食物的話, 可能會出現一些營養上的問題, 如容易變胖、攝取較多飽和脂肪酸、易造成等, 矯正偏食習慣、攝取均衡營養, 才能讓幼兒長得好、長得健康。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 肉類與營養好幾乎是劃等號的, 肉類烹煮後有其特殊的香味, 所以大部份小朋友都愛吃肉, 到底愛吃肉、多吃肉好不好呢?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在營養學上說的肉類, 包含家禽(雞、鴨、鵝)、家畜(豬、牛、羊)、各種水產(蝦、蟹、魚、花枝、蚵)等, 所以在本文中提到的肉都是廣義的肉。

Advertisiment

在食物分類上, 肉類與蛋及黃豆製品(豆腐、豆干等), 都屬於六大類食物中的肉魚豆蛋類, 此類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 (注:六大類食物為奶類、五穀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

肉類食物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蛋白質是生長發育、修補身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不同種類的肉, 蛋白質的含量也有差異, 如牛小排約含13%(因為脂肪較多), 而去殼蝦仁則高達94%。 肉類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組成比例, 與人體蛋白質之氨基酸比例較接近, 所以食用後能被人體有效利用。

肉類的脂肪含量是各類食物中最多的(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僅有微量的脂肪, 每100公克豬裡肌肉的脂肪約10.2公克, 每100公克全脂奶的脂肪約3.5公克)。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白肉(各種魚、海產、雞肉等)的脂肪比較少, 如鱸魚的脂肪比例僅1.2%;紅色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的脂肪多, 如較瘦的牛腱都還有29.3%的脂肪。

除蛋白質及脂肪外, 肉類也提供礦物質與維生素。 連骨進食的魚類(如小魚幹)可提供豐富的鈣質;深紅色肉(如牛肉、羊肉及魚背的血合肉-血合肉為魚肉邊緣較深色的部份)有豐富的鐵質。 各種肉類都是磷、鉀的良好來源。 其它礦物質如銅、鎂、硫等, 也都存在於肉類中。 維生素以B群(如B1、B2、B6、B12)的含量較多, 維生素C的含量少。

偏食肉類 影響健康

肉類的營養價值高, 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須的食品, 但若太偏好肉類而不吃其它類食物的話, 還是可能會出現一些營養上的問題:

1、容易變胖

Advertisiment

據調查指出, 體重過重的學童比例有愈來愈高的趨勢。 當然引起兒童肥胖的原因好多:速食店林立, 喝過多的含糖飲料、運動量不足等;但在筆者的營養諮詢門診經驗中發現, 體重過重的兒童喜歡吃肉的比例比較高, 其實這是可理解的, 因為肉類是屬於高脂肪的一群, 在每日飲食中, 脂肪占總熱量比例高的飲食型態, 比較容易讓人變胖。

2、會攝取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豬肉及牛肉等紅色肉類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我們都知道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 容易引起高血症等慢。 或許您會說, 小孩的身體代謝狀況較好, 應該無所謂, 但各種慢性病都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還是應該要趁小開始保養。

3、因營養攝取不均衡, 反而瘦弱

Advertisiment

若只吃肉而其它食物吃的非常少的話, 小孩並不會變胖, 反而有可能會瘦弱。 因為人體需要各類的營養素, 必須在這些營養素全都足夠的情況下, 才能促進生長發育, 即使肉類含的蛋白質是生長所必須, 但無其它營養成分配合, 仍不足以維持正常的生長。
4、若同時不愛吃蔬菜水果, 容易造成便秘

只愛吃肉不吃蔬菜的小朋友, 會因為纖維質攝取量不夠而便秘(纖維質可以增加腸內有益細菌、幫助排便、預防便秘、控制體重、預防肥胖)。

均衡營養長得好

到底需要讓家裡的小朋友吃多少肉才是最適當的呢?附表列出學齡前兒童蛋白質食物的建議攝取量, 其中蛋與豆類、肉類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若小孩對肉類有偏好, 可以在豆類或蛋的部分以肉來取代,

Advertisiment
(注:1個蛋=1塊豆腐=1兩肉), 但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愈多愈好, 營養會愈均衡, 所以還是要鼓勵攝食多樣食物, 不要偏食。
年齡/食物
1~3歲 4~6歲
牛奶 2杯 2杯
蛋 1個 1個
豆類 豆腐1/3塊 豆腐1/2塊
肉類 2/3兩 1兩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要矯正只愛吃肉的偏食習慣, 您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1、少用大塊肉, 儘量與蔬菜混合, 如:絞肉加洋蔥、胡蘿蔔做成肉餅來代替裡肌肉排。

2、利用肉類的香味來改善蔬菜味道, 可提高小朋友對蔬菜的接受度。 如羅宋湯中的蔬菜(洋蔥、胡蘿蔔、高麗菜等)經過與牛肉一起長時間的熬煮, 混合了肉香味, 小朋友會比較喜歡。

3、儘量選購低脂肉類。 在短時間內, 尚無法有效減少小朋友對肉類的食量時, 媽媽在購買肉類時, 應該多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少的雞及魚類,少買五花肉、香腸等脂肪多的肉類。在烹調時,則建議採用水煮、烤、鹵、蒸等用油少的方式,可減少熱量、預防肥胖。

4、想辦法讓蔬菜變好吃。這點其實是說得容易,做起來不簡單;建議可參考坊間眾多食譜,改善蔬菜的烹調及調味方法。

5、最後一個辦法,也是最下策(建議這個方法只用在過胖或血脂肪偏高的小朋友),就是將固定的肉類份量取出置於小碟中,嚴格的執行限量食用,但要每個一起用餐的家人都要採取同樣動作才行,否則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

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不偏食的小孩會長得最好。

應該多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少的雞及魚類,少買五花肉、香腸等脂肪多的肉類。在烹調時,則建議採用水煮、烤、鹵、蒸等用油少的方式,可減少熱量、預防肥胖。

4、想辦法讓蔬菜變好吃。這點其實是說得容易,做起來不簡單;建議可參考坊間眾多食譜,改善蔬菜的烹調及調味方法。

5、最後一個辦法,也是最下策(建議這個方法只用在過胖或血脂肪偏高的小朋友),就是將固定的肉類份量取出置於小碟中,嚴格的執行限量食用,但要每個一起用餐的家人都要採取同樣動作才行,否則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

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不偏食的小孩會長得最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