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應避免的產後飲食誤區

對於產後的飲食, 在民間常有以下幾種錯誤的說法。

◎為了早產奶, 產後馬上多喝湯

從分娩到產奶中間有一個環節, 就是要讓乳腺管全部暢通。 如果乳腺管沒有全部暢通, 而產婦又喝了許多湯, 那麼分泌出的乳汁就會堵住乳腺管, 嚴重的還會引起產婦發燒。

所以, 要想產後早產奶, 一定要讓新生兒早早吸吮媽媽的乳☆禁☆房, 刺激媽媽的乳腺管多泌乳。 待乳腺管全部暢通後, 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湯, 如鯽魚豆腐湯、黃鱔湯等, 對媽媽下奶會有所幫助。

◎湯比肉有營養

產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

Advertisiment
以利於泌乳, 但同時也要吃些肉類。 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 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產後出血多, 吃桂圓、紅棗、赤豆補補血

桂圓、紅棗、赤豆是活血的食物, 吃了不但不能補血, 反而會增加出血量。 這些食物都是高糖食物, 有的產婦在床上吃, 又不及時刷牙, 這樣很容易引起蛀牙。 一般在產後2周以後或惡露乾淨後, 才適合吃。

◎月子裡不能吃水果。

水果裡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除產後3~4天裡不要吃特別寒性的水果, 如梨、西瓜等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應該每天吃2~3個水果。 有的產婦在吃水果的時候會用微波爐將它加熱, 這樣做其實是不科學的。 因為水果裡的維生素很容易氧化, 加熱或久置都會使營養成分損失。
Advertisiment

◎產婦應忌口

許多孕產婦都有忌口的習慣。 其實, 產後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素, 主副食都要多樣化, 僅吃一兩樣的食物不僅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也不利乳腺分泌乳汁。

◎產後體虛, 應多吃老母雞

產後特別是剖宮產後, 新媽媽的胃腸道功能還未恢復, 不能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老母雞、蹄髈等食物脂肪含量較高, 不適合產後馬上吃。 產後體虛是因為分娩過程中產婦的體力消耗過大, 分娩後又要哺乳引起的, 這時, 產婦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蝦仁煨面、紅薯稀飯等。

◎火腿有利於長傷口, 要多吃

火腿本身是醃製品, 含有大量亞硝酸鹽類物質。 亞硝酸鹽類物質是一種致癌物質, 如攝入過多, 人體不能代謝,

Advertisiment
蓄積在體內, 會對機體產生危害。 產婦如果吃火腿過多, 火腿裡亞硝酸鹽物質會進入乳汁, 並蓄積在嬰兒體內, 給嬰兒的健康帶來潛在的危害。 所以, 產婦不宜吃火腿。

新媽媽產後飲食5大原則

補血、補鈣、補維生素

新媽媽產後失血較多, 需要補充鐵質以製造血液中的紅細胞。 瘦肉、動物的肝和血以及菠菜含鐵較多, 多吃有助於補血。 新媽媽多吃些牛奶、豆腐、雞蛋、魚蝦, 可增加乳汁中的鈣含量, 從而有利於寶寶骨骼、牙齒的發育。 因為足夠的B族維生素能使乳汁充沛, 所以新媽媽要適當吃一些粗糧、水果、蔬菜。

散寒、助消化、防便秘

應吃些紅糖, 因為紅糖所含的葡萄糖比白糖多得多, 所以飲服紅糖後新媽媽會感覺全身溫暖。
Advertisiment
紅糖裡的鐵、鋅、鎂、銅等物質, 還有補血、生乳、止痛的效果。 山楂酸甜可口, 能增進食欲, 幫助消化, 而且能興奮子宮, 可促使子宮收縮和加快惡露的排出。 新媽媽每餐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如紅蘿蔔、莧菜、蘋果等能防止新媽媽因產後腸蠕動減緩而引起的便秘。

補水、少刺激

飲水不足也會影響乳汁分泌, 因此新媽媽還要記得多喝水。 新媽媽須忌食蔥、生薑、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 不僅容易引起新媽媽便秘、痔瘡等, 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

補充足夠熱能

餵奶的產婦每天熱能的供給量應為2500卡路里左右, 而喂牛奶的媽媽每天所需的熱量要比完全母乳者少500?700卡路里, 母乳和牛奶混合餵養的人則要看母乳的分泌情況而定。

Advertisiment

葷素兼備營養足

新媽媽經過懷孕、生產, 身體已經很虛弱, 這個時候加強營養是必需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要猛吃雞、鴨、魚肉和各種保健品, 葷素兼備、合理搭配才是新媽媽的飲食之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