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哪些做法不靠譜呢?

餵養母乳, 對於寶寶或者媽媽來說都有很多的好處。 所以,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會選擇母乳餵養。 不過其實有很多小細節都關係到母乳餵養這個大工程。 不是因為緊張就是胡亂地用上各種吸奶器, 奶水經常供不應求, 寶寶也只能餓著肚子不停地哭喊, 無奈的媽媽也是道聼塗説地去增加奶水, 殊不知, 效果卻適得其反。 有哪些做法是不靠譜的呢?今天小編為媽媽們解答一下。

以為奶脹了才能喂

其實新媽媽有所不知, 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以為奶脹了才能喂, 這是因為她們擔心不奶脹的話, 就會奶水不足,

Advertisiment
喂不飽寶寶。 但是如果等奶脹了才喂, 奶水過多, 很容易嗆到寶寶。 而且如果脹奶太厲害, 奶水過多, 寶寶有可能會吃撐, 對腸胃消化不利。

提示:有相關專家曾表示, 不必擔心當前的奶水不足 , 只要寶寶有需求就可以哺乳, 孩子的吮吸會加速乳汁分泌, 隨之刺激媽媽身體作出調整, 形成良性迴圈。 所以不必等奶脹才喂寶寶, 而且奶脹喂寶寶的話, 容易讓寶寶吃到吐,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要糾正以為奶脹才能喂的觀點。

以為不脹奶就是沒奶

媽媽覺得自己的乳☆禁☆房不脹, 就認為自己沒奶或是奶少。 有時候寶寶吸了一會兒之後, 脹感消失, 媽媽就覺得自己的奶被吸光了, 急著為寶寶換一側吸或是改餵奶粉。 其實, 這時候媽媽的乳汁還是挺充盈的,

Advertisiment
完全可以讓寶寶繼續吸。

提示:通過觀察寶寶的細小動作和聲音, 媽媽其實是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奶水的。 只要餵奶時可以聽見寶寶的吞咽聲, 就說明寶寶能夠吃到奶水。 開始哺喂時, 寶寶可能吸 1~2口就咽一次;到後來可能吸5~6口才咽一次, 只要寶寶願意吸吮, 完全不用去打擾他。 要是寶寶吸著吸著睡著了, 就要想辦法把他弄醒, 養成吃飽了再睡的好習慣。

用各種吸奶器

不少媽媽沒有奶脹的感覺, 就會擔心奶水不足, 餓壞寶寶。 在這個時候媽媽們都會選擇使用各種吸奶器。 覺得不用機器吸乾淨, 就會影響產奶量。 其實寶寶本身才是最好的吸奶器。 寶寶吮吸媽媽乳☆禁☆房時, 可以促使媽媽分泌催產素。

Advertisiment

提示:其實媽媽的泌乳系統很奇妙, 寶寶把乳☆禁☆房吸得越空, 下次分泌得就越多, 因為腦垂體接收到的信號是“需要更大的產量”。 相反, 寶寶每次都吃不掉這麼多, 那麼大腦就會認為產量“供大於求”, 以後就少分泌點, 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吸一口比任何吸奶器都有效了。

以為寶寶一次就能吃飽

很多新媽媽會以為寶寶和成人一樣, 一次就可以吃飽。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一般而言, 每隔3個小時就應該喂寶寶一次。 不過這也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 寶寶多久吃一次, 一次吃多少, 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而定。

提示:有時候寶寶吃著奶就睡著了, 這並不代表寶寶一次就吃飽了。 媽媽們可以用自己的食指放在孩子的嘴邊,

Advertisiment
輕輕敲敲, 看孩子是否有吸吮的動作, 如果孩子沒有吸吮的動作, 說明孩子吃飽了, 如果孩子有吸吮的動作, 說明孩子沒吃飽。

奶粉減不下去

許多新手媽咪都會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寶寶吃, 擔心寶寶會營養不夠, 於是就給寶寶加了配方奶。 而更大的問題在於, 一些媽媽先給寶寶吃奶粉, 然後再喂母乳, 更造成寶寶母乳吸收不夠, 甚至抗拒吃母乳的情況。 這樣會造成寶寶越來越依賴奶粉。

提示:對於寶寶奶粉減不下去的情況, 媽媽們一開始就不應先讓寶寶吃太多奶粉。 要儘量讓寶寶努力去吮吸母乳, 因為這樣可以刺激媽媽的乳腺, 增加產奶量, 只要有充足的奶水, 就不用依賴奶粉, 奶粉量就會自然而然地減下去。

一哭就餵奶

Advertisiment

其實寶寶哭的原因有很多種, 譬如冷了、熱了、尿了、拉了或者是穿的衣服哪刮著他了他都會哭。 在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可以檢查一下他的小手和小腳是不是涼的, 或看看紙尿褲是不是有側漏或者滲尿, 再看看是不是衣服有點緊勒得寶寶哭了。 寶寶哭了不一定是餓了, 如果胡亂地餵奶水, 一天到晚媽媽要喂多少次才夠呢?奶量當然就覺得很不夠了。

提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 寶寶哭的原因有很多種, 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 也有可能是提醒媽媽該換紙尿褲了。 所以, 當寶寶哭了, 並不一定是餓了。 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找出寶寶哭的真正原因, 而不是一味地餵奶。

沒日沒夜地喂

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 大多數都鼓勵媽媽只要寶寶有需要就給寶寶餵奶, 不分時間地點。可是這不是意味著沒日沒夜地喂。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於媽媽來說實在太辛苦了,會讓媽媽吃不消;二來會令寶寶養成壞習慣,吃不定時。

提示:對於給寶寶餵奶的時間問題,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時間規定,只能說儘量不要讓寶寶餓著。不過沒日沒夜地喂對媽媽的身體健康會有一定的影響,晚上的時候,儘量讓寶寶吃飽了再睡,一來媽媽不會太辛苦,二來寶寶也不會養成晚上頻繁吃奶的壞習慣。

長期糾結母乳夠不夠

有的媽媽很少出現奶脹的情況,就會一直糾結自己的母乳夠不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用較科學的方法確定。譬如一個活潑可愛、體重增長迅速的孩子肯定不存在饑餓問題。這類寶寶吃完奶後會感到很滿足,表情快樂,眼睛明亮,反應靈敏而且睡眠踏實,不輕易哭鬧。吃不飽的孩子體重增長慢,看上去委屈,不水靈,缺少活力。這類寶寶經常哭鬧,睡覺不踏實,常常出現覓食的表現。而且長期糾結於這個問題,無論對媽媽還是寶寶都是不好的。

提示:媽媽的緊張情緒有可能影響產奶量,繼而影響到寶寶。有的媽媽從產前開始就緊張產奶量的問題,一看到寶寶的神情不好就馬上責怪自己奶水不足,其實放鬆心情最重要,媽媽一定要通過各種辦法緩解這種情緒。多與其他媽媽溝通交流,或者到戶外散散心等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不分時間地點。可是這不是意味著沒日沒夜地喂。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於媽媽來說實在太辛苦了,會讓媽媽吃不消;二來會令寶寶養成壞習慣,吃不定時。

提示:對於給寶寶餵奶的時間問題,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時間規定,只能說儘量不要讓寶寶餓著。不過沒日沒夜地喂對媽媽的身體健康會有一定的影響,晚上的時候,儘量讓寶寶吃飽了再睡,一來媽媽不會太辛苦,二來寶寶也不會養成晚上頻繁吃奶的壞習慣。

長期糾結母乳夠不夠

有的媽媽很少出現奶脹的情況,就會一直糾結自己的母乳夠不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用較科學的方法確定。譬如一個活潑可愛、體重增長迅速的孩子肯定不存在饑餓問題。這類寶寶吃完奶後會感到很滿足,表情快樂,眼睛明亮,反應靈敏而且睡眠踏實,不輕易哭鬧。吃不飽的孩子體重增長慢,看上去委屈,不水靈,缺少活力。這類寶寶經常哭鬧,睡覺不踏實,常常出現覓食的表現。而且長期糾結於這個問題,無論對媽媽還是寶寶都是不好的。

提示:媽媽的緊張情緒有可能影響產奶量,繼而影響到寶寶。有的媽媽從產前開始就緊張產奶量的問題,一看到寶寶的神情不好就馬上責怪自己奶水不足,其實放鬆心情最重要,媽媽一定要通過各種辦法緩解這種情緒。多與其他媽媽溝通交流,或者到戶外散散心等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