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的禁忌有哪些?

1 覺得自己奶水少, 擅自加奶粉餵養

有些寶媽覺得自己產後前兩天奶水有點少, 就想給寶寶先加點奶粉, 擔心餓壞了寶寶, 覺得等下奶後再來母乳餵養好了。

其實, 人體有著無法言語的奇妙, 有關科學驗證, 在媽媽生下孩子那幾天後, 所分泌的乳汁和寶寶所需的胃容量竟讓相似。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 媽咪也沒有多少奶水, 但是寶寶的胃容量也是小的可憐, 只需要一點點的乳汁就能滿足一整天的能量, 所以一開始不需要擔心寶寶奶水夠不夠。

如果一開始就先添加配方奶粉的話, 寶寶吃了奶粉後,

Advertisiment
吃母乳就會吃得少一點, 而且因為橡皮乳☆禁☆頭長, 出奶孔大, 寶寶不需要費力就可以吃到奶水了, 慢慢地寶寶就不願意吸吮媽媽的乳☆禁☆頭了, 這樣的話, 就會使得乳☆禁☆房因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刺激而影響到正常的泌乳功能, 從而導致後續的母乳餵養問題, 如下奶困難、奶脹、寶寶產生乳☆禁☆頭錯覺等。

2 將前奶擠掉不用

母乳餵養時將開始的乳汁擠掉, 或者喂一會兒這側, 又換另一側

先吸出來的奶我們叫“前奶”, 它看上去雖然比較稀薄, 但卻是富含水分和蛋白質, 這也是為什麼說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 在“前奶”之後, 乳汁就變成了白色, 而且比較濃稠, 這就是“後奶”了, 後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的營養素, 能提供很多熱量,

Advertisiment
保證寶寶吃了後不會經常餓。

假如只是吃到了前奶, 因為前奶中含有水分和少量的蛋白質, 所以對於寶寶來說可能影響她的身長。 如果只是吃到後奶, 那麼寶寶身體就會因為缺少蛋白質和水。 所以在餵奶的時候不需要擠奶, 同樣的呀不要這邊換到那邊吃, 儘量讓寶寶在一側吃。 那樣才能讓寶寶補充充足的營養。

3 錯誤的托乳姿勢

有一些媽媽在餵奶的時候, 會用大拇指和食指呈“剪刀”式夾住乳☆禁☆頭或乳暈, 其實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含接和有效吸吮, 還會阻斷乳汁的流出, 當然, 如果媽媽的奶汁過多、乳反射過強, 倒可以採用這種“剪刀”式, 以減少寶寶嗆奶的機會。

還有一些媽媽在餵奶的時候, 其他人用一隻手拿著乳☆禁☆房,

Advertisiment
另一隻手握著寶寶的頭, 將寶寶推向媽媽的乳☆禁☆房處, 其實, 當施加壓力時, 寶寶會反射性地將頭後仰, 如此反抗多次後, 也許寶寶就會拒絕母乳餵養了。

正確的含接姿勢

這需要媽媽下顎協助了, 用大拇指和食指圈成C字形將乳☆禁☆房托起, 接著用乳☆禁☆頭刺激寶寶的口, 讓寶寶對食物產生自然反射, 當寶寶的嘴張到很大的時候, 再將乳☆禁☆頭以及乳暈讓寶寶含在嘴裡, 這時候媽媽就有明顯下奶的感覺。

4 隔一段時間就把孩子喚醒餵奶

有些媽媽在餵奶的時候會嚴格按照隔幾個小時喂一次的原則, 其實, 在寶寶吃奶還沒有規律以前, 需要按需哺乳。 如果嚴格地按照固定的時間給寶寶餵奶, 則可能會導致寶寶在饑餓的時候沒有奶吃,

Advertisiment
而在還沒餓的時候又硬讓他撐著。 這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且還會讓寶寶對吃奶產生一種煩躁的心理。 只要做到按需哺乳即媽媽感覺奶脹或寶寶饑餓時即予哺乳, 既有利於媽媽乳汁的分泌、預防奶脹, 又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5 擠奶時擠壓乳☆禁☆頭

有些媽媽在擠奶時, 用手擠壓乳☆禁☆頭或整個乳☆禁☆房希望盡最多的力量將乳汁擠出, 但往往乳汁不但未被擠出反而使乳☆禁☆頭或乳☆禁☆房損傷。 正確的方法是, 在乳☆禁☆頭距離乳暈2cm處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 壓力應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間乳暈下方的乳☆禁☆房組織上, 也就是說, 必須壓在乳暈下方的乳竇上, 反復一壓一放, 依各個方向按照同樣的方法按壓,

Advertisiment
做到使乳☆禁☆房內每一個乳竇的乳汁都被擠出來。

6 健康小提示

寶媽們在給寶寶餵奶後要記得幫寶寶拍嗝防止寶寶吐奶, 很多新生兒吃完奶後都會出現吐奶溢奶的情況, 媽媽們在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馬上放在床上, 而要把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的頭靠在自己肩上, 也可以讓寶寶坐在自己腿上, 以一隻手托住寶寶枕部和頸背部, 另一隻手彎曲, 在寶寶背部輕拍, 使吞入胃裡的空氣吐出, 防止溢奶。 另外, 吐奶的寶寶要側著睡。 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吐奶的時候嗆著自己, 也能防止奶流入寶寶耳內, 引發中耳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