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如何增強抵抗力

早產兒本身就“先天不足”, 所以只能“後天發育”才能增強抵抗力, 如果想要寶寶發育健康, 出院後的護理很關鍵, 媽媽在寶寶出生18個月到2歲內都不可懈怠, 呵護早產兒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寶寶才發育的健康。

怎樣才算是早產兒

根據孕期算是還沒有足月的寶寶都算是早產兒。 一般38周以上就算是足月了, 38周以下的是早產兒。

早產兒的表現症狀

1、頭顱較大

頭顱相對更大, 與身體的比例為1:3, 囟門寬大, 顱骨較軟, 頭髮呈絨毛狀, 指甲軟, 男嬰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女嬰大陰☆禁☆唇不能蓋住小陰☆禁☆唇。

2、呼吸系統不成熟

Advertisiment

因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 呼吸功能常不穩定, 部分可出現呼吸暫停和青紫。 有些早產嬰兒因肺表面活性物質少, 可發生嚴重呼吸困難和缺氧, 稱為肺透明膜病, 這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

3、消化吸收能力弱

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 胃容量小, 易發生嗆咳和溢乳。 消化和吸收能力弱, 易發生嘔吐, 腹瀉和腹脹。 肝臟功能不成熟, 生理性黃疸較重且持續時間長。 肝臟儲存維生素K少, 各種凝血因數缺乏易發生出血。 此外, 其他營養物質如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糖原等, 早產兒體記憶體量均不足, 容易發生貧血, 佝僂病, 低血糖等。

4、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

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 皮下脂肪少, 體表面積大, 肌肉活動少,

Advertisiment
自身產熱少, 更容易散熱。 因此常因為周圍環境寒冷而導致低體溫, 甚至硬腫症。

出院後早產兒如何護理

1.首先要保溫, 早產兒居住的室溫一般應保持在24-26℃, 濕度保持在55-65%。 如發現四肢冰涼, 可加蓋棉被, 或用熱水袋放置於小被之外, 或把小兒緊貼于母親胸懷使其保暖。

2.其次, 由於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發生感染, 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 每次接觸早產兒前要用肥皂洗手, 避免患感冒或腹瀉者皮膚感染者接近早產兒。

3.母乳是早產兒的首選食品。 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 富含必須氨基酸, 尤其是早產兒所必須的胱氨酸、牛磺酸較高, 而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較低。 無法母乳餵養者以早產兒配方乳為宜。

Advertisiment

4.儘早補充維生素C、A、D、K及鐵和鈣。

5. 早產兒餵養需耐心細心, 防嘔吐。

6. 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 不可洗盆浴, 尿布也不要蓋住臍部, 被尿浸濕容易得臍炎。 一旦臍部有分泌物或臍輪發紅, 可用75%酒精塗抹, 然後蓋上消毒紗布。 臍帶脫落前每天用毛巾或海綿揩去身上汗液, 臍帶脫落後每天洗澡, 至少一天一次, 以保護皮膚清潔。

7.每次大便後以溫水洗臀部, 以免發生紅臀。

8.衣服要用棉布製作以寬鬆柔軟為宜, 易穿易脫、乾燥清潔。 嬰兒包裹不宜過緊, 更不宜用帶子捆綁, 夜間一定要鬆開繈褓, 使寶寶手足伸屈方便, 有利於血液迴圈。

9.最好選擇側臥, 這樣是因為如果寶寶有溢奶情況發生時, 溢出的奶可順嘴角流出,

Advertisiment
減少嬰兒窒息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