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既能訓練大腦,又幫孩子長高,這項“神秘”運動你一定要知道!

雖然跳繩我也是從小玩到大的, 但是看著老師的教導方式, 我瞬間多了很多不一樣的感悟!
1 跳繩有什麼好處?
憨憨老師給娃推薦跳繩的時候, 最重要的理由就是,
“跳繩是最容易並且最有效的運動了, 而且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著很顯著的效果。 ”
1. 幫助提升心肺功能。 跳繩能加快全身血液迴圈、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統功能;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也跟著提速。
2. 幫助孩子長高。 跳繩過程中, 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得到了鍛煉, 可以幫助骨骼快速生長, 從而能讓孩子變得更高。
3. 左右腦共同進步。 跳繩需要四肢、手腳、腕、肩有規律、有節奏地相互配合,
Advertisiment
能促進寶貝左半腦和右半腦的共同進步。 培養寶貝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敏捷度、節奏感、耐力和爆發力。 同時, 手握繩, 繩子刺激拇指穴位;兩腳心不斷地與地面碰撞, 通過足反射區刺激腦下垂體、增強腦細胞的活力, 思維反應能力和想像力得到昇華。
4. 明白數的概念。 教寶貝一邊跳繩一邊數數, 將所數的數與跳繩的次數所建立的對應關係, 把抽象的數字與實際事物聯繫起來, 抽象記憶轉化為形象記憶。 能幫助孩子初步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形成數的概念, 也提高了記憶力。
5. 燃燒多餘的脂肪。 如果寶貝體重超標, 跳繩能幫他輕鬆燃燒掉身上多餘的脂肪。 就運動量來說, 每分鐘120~140次,
Advertisiment
一個小時就可燃燒掉600~1000卡的熱量。
2什麼年齡可以開始玩跳繩呢?
因為跳繩對於手腳的協調性要求挺高, 所以建議孩子3歲以後進行。
3歲的孩子一般可以甩動繩子, 並且跟著跳一下, 雖然不會很連貫, 但是已經有了甩動和跳起這兩個動作的一個節奏感。
而到了5歲, 大多數孩子都可以連續跳很多次了。
3 跳繩怎麼選?
跳繩根據材質來分, 一般有下面幾種,
1. 線繩。 這種繩子比較柔軟, 打在身上不疼, 但問題是比較輕, 初學者揮動起來感覺沒有力。
2. 塑膠繩。 分為細塑膠繩、粗塑膠繩、空管塑膠繩幾種。 兒童比較適合稍微細一些的細塑膠繩, 比較容易揮動, 價格也便宜, 但是缺點是容易彎曲, 天冷時會僵硬。 而對於空管塑膠繩來說, 它比較柔軟,
Advertisiment
揮動起來有點發飄, 但打在身上不太疼, 也可以考慮。
3. 鋼絲繩。 這個比較細、比較沉, 阻力小, 跳起來很快, 但打在身上會很疼, 不適合兒童。
至於跳繩的長度, 一般是雙腳站在繩子的正中間, 然後直直地拉起, 當繩子的把手在孩子肩部的位置時, 這個長度最為適合,

如果跳繩偏長的話, 可以打個結, 這樣就能縮短不少, 以後等寶寶長大點, 還可以將結解開重複利用,

4 怎麼引導孩子開始跳繩?
剛開始跳繩的孩子會有點茫然無措, 經常是像一隻小螞蚱一樣揮著繩子亂蹦, 所以如何引導很有技巧。 憨憨的教練是用下面這四個步驟慢慢引導他的:
【第1步】
讓孩子不拿繩子, 試著原地起跳。 之後, 再訓練一下跟著節奏起跳, 比如拍一下手,
Advertisiment
讓娃跳一下。

【第2步】
讓孩子拿著繩子, 不用起跳, 只是訓練將繩子從身後擺到身前。

【第3步】
還是訓練擺動繩子, 不用起跳, 但是當繩子落下時, 抬起腳尖, 將繩子壓在腳下。

【第4步】
擺動繩子, 並且跳動一下。

到了這一步, 娃已經能掌握一個基本的跳繩節奏感了, 多跳幾次, 他們就能很連續地跳躍啦!

至於跳繩頻率問題, 憨憨的教練建議幼童每次堅持不停歇地跳1分鐘, 然後休息2-3分鐘, 此為一個迴圈, 如此反復5個迴圈, 就能達到健身的效果了!

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給娃堅持了一段時間, 發現效果是很明顯的。 剛開始的時候, 憨憨總是習慣於撅著屁股, 彎著身子, 大臂很誇張地滑動一個大圓來揮動繩子, 落地的聲音也是“砰砰砰”地很重,

Advertisiment
身形很不自然。

但是等跳了一段時間後, 發現他的身姿挺拔了, 他會有意識地用腳尖點地往上跳, 揮動繩子的手臂也不會那麼誇張, 漸漸會用手腕來控制繩子的動作。 肢體協調性提高很多。

此外, 揮繩子和跳躍的節奏他也開始漸漸掌握, 大腦對於肢體的控制提高, 平衡感增強, 最顯著的就是動作開始變得輕盈, 不再那麼笨拙。

一開始娃跳個兩組就開始喘氣, 但是現在連續5、6組下來他也很OK, 身體的耐力加強了許多。

而且, 最最最關鍵的, 就是娃的身材明顯苗條健美了許多!

講真, 跳繩這項運動老少皆宜, 對大多數人來說, 它最大的好處就是特別塑造身材!


想讓娃未來更有魅力, 身材肯定少不了的, 你說對不?^_^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