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咪用力不當 當心“媽媽手”突襲

很多新媽媽在月子期間突然出現手腕部的疼痛, 開始以為是不小心扭到, 後來症狀越來越重, 大拇指根本無法用力, 手腕也腫了起來, 連握東西、寫字這些基本動作都感到很難完成。 其實, 手腕長時間處在屈曲狀態, 導致血液迴圈障礙, 從而引發橈骨莖突腱鞘炎。 這是月子病的一種, 俗稱“媽媽手”。

“媽媽手”的症狀

“媽媽手”的症狀

“媽媽手”是腿鞘炎的一種, 又稱為狹窄性腱鞘炎。 “媽媽手”的症狀包括手腕側上方疼痛, 有時這種疼痛還可能輻射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通常患者描述這種疼痛有時是相當劇烈的,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在大拇指做主動或是有阻力的伸直與伸展動作。 如果已經形成腱鞘炎, 會有局部的疼痛與腫脹。 由於產後哺乳期的媽媽, 常因為寶寶的頭不好控制, 用手來支撐嬰兒的頭。 由於長期過度使用手腕、拇指部位及保持同一種抱嬰姿勢, 造成手腕肌腱發炎, 手腕附近疼痛腫脹, 而有“媽媽手”的由來。 從體質來說, 剛剛經歷了分娩洗禮的媽媽, 其肌腱、韌帶均較為脆弱, 都很容易受傷。 因此, 月子媽媽是易患“媽媽手”的高危險人群。

如何治療“媽媽手”

1. 孕期要避免高重複性的手指運動, 不要過度用力, 不要長時間用拇指抓握, 比如連續使用滑鼠、敲擊鍵盤、彈鋼琴等。

2. 工作中要間斷休息, 休息時把手臂抬高至頭頂, 可以讓靜脈及淋巴液回流。

Advertisiment
或將手腕舉過頭頂後, 做輕輕甩手的動作, 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與腫脹。

3. “媽媽手”往往清晨醒來時最重, 感覺手指僵直, 伸展不開, 這時可把雙臂抬高, 讓血液快速回流, 緩解症狀。 夜間如症狀明顯可在胳膊下墊一個小枕頭, 將手腕適當墊高。

4. 組織水腫是導致孕期手腕疼痛的重要原因, 因此准媽媽在孕期應控制鹽的攝入, 預防水腫發生。

5. 產後准媽媽在使用吸奶器時要特別小心, 千萬不要因為心急給寶寶擠奶而連續長時間做拇指張合動作, 這種反復擠壓的動作最容易誘發“媽媽手”。


正確的抱孩子姿勢

如何預防“媽媽手”

1、正確的抱孩子姿勢:新媽媽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確姿勢:要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

Advertisiment
手腕只是起到輕輕扶擋的作用, 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小孩。 另外, 任何一個姿勢不要保持時間過長, 要經常變換姿勢。

2、避免肌肉損傷:產後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和家務對產後恢復有促進作用, 但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 因為如果時間太長, 將使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容易出現損傷。 同時月子期間新媽媽身體虛弱, 風邪趁虛而入, 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 無論是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 當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 一定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否則手腕關節過度勞累極易患上“媽媽手”。

3、注意手部保暖:新媽媽月子裡注意手部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 不給月子病“媽媽手”留有可乘之機。

4、適當的手關節運動:當你的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

Advertisiment
甩甩手, 左、右轉圈, 不僅能消除不適感, 還能鍛煉腕部靈活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