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導寶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1.勤洗手

寶寶進入幼兒期後, 相對于嬰兒期來說, 好奇心更強了, 對什麼東西都能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果在外面玩, 他會撿地上的石頭, 挖泥土, 拔地上的草, 甚至會亂撿垃圾, 弄得小手髒兮兮的。 如果寶寶用髒手揉眼睛, 會引起眼睛感染;用髒手直接拿東西吃, 手上的細菌和寄生蟲卵會一起吃到胃內, 造成寶寶拉肚子。 因此, 必須讓寶寶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飯前便後要洗手。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 這也是保持手衛生的基本條件。 對寶寶來說, 養成這一良好習慣尤為重要, 特別是在外面玩回來之後,

Advertisiment
不管小手有沒有弄髒,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洗手, 因為很多細菌是肉眼看不見的。 在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的時候, 可以讓寶寶邊搓揉邊慢慢數數, 等數到30了, 再用水沖洗, 確保小手洗得乾乾淨淨的。

2.使用小手絹

對於寶寶來說, 小手絹是一種很好的衛生工具。 家長要教會寶寶不能用手擦眼睛, 擦鼻涕, 要使用乾淨的小手絹。 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 家長可以進行適當的提醒, 讓寶寶使用小手絹。 到了二三歲, 應該讓寶寶養成習慣, 流鼻涕的時候, 主動自覺地拿出小手絹來擦, 而不是用手或者是衣袖。

3.早晚刷牙洗臉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 每天早晚刷牙洗臉, 是必須養成的習慣。 家長要樹立好的榜樣, 帶領寶寶刷牙洗臉。

Advertisiment
教寶寶正確的刷牙方式, 時間最好不短於三分鐘, 裡裡外外都要刷到。 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 保持口腔清潔。

4.勤洗澡

夏季出汗較多, 因此需要做到天天洗澡換衣, 其他季節, 可以根據天氣情況, 定期洗澡、洗頭, 勤換內衣內褲。 不洗澡的那幾天, 要養成睡前洗腳、洗屁股的習慣。 寶寶三四歲的時候, 在洗澡時候, 可以給他一塊小毛巾, 讓他學著自己擦手臂、前胸和腿。 洗完澡後, 可以給寶寶一塊幹毛巾, 讓他學著自己把身上夠得著的地方擦乾, 順道還可以伸伸胳膊伸伸腿, 做做小運動呢!

5.勤剪指甲

寶寶比較喜歡亂抓東西, 一旦指甲長了, 容易在裡面留下污垢。 而且, 寶寶有時會用指甲抓臉, 容易把自己抓傷, 可能會因為指甲裡的贓物引發細菌感染,

Advertisiment
導致傷口發炎。 因此, 家長要經常性地給寶寶剪手指甲、腳趾甲。 等孩子稍微大了, 可以讓他使用指甲鉗, 自己學著剪, 告訴他, 乾乾淨淨的指甲, 可以讓他的小手顯得更加漂亮, 而且, 還不會長可惡的小蟲子哦!

總之, 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從小開始抓起。 家長要正確示範、耐心指導、嚴格監督、積極鼓勵。 寶寶做的好的時候, 要以好的言語進行讚揚, 激發寶寶的動力, 這樣, 寶寶一定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