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急疹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幼兒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 6個月-1歲的嬰兒易患本病。 以初起發熱, 3-4日後體溫驟降, 全身出現玫瑰色丘疹為特徵。 中醫學稱為“奶麻”“假麻”。

臨床表現

起病急, 高熱3—4日後體溫驟降, 隨即全身出現玫瑰色丘疹, 醫之退色, 疹間皮膚正常。 疹出2~3日即可消退乾淨, 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診斷

1.發病年齡:多為6個月—1歲嬰兒。

2.發熱, 體溫約38~39℃, 少數可達40℃。

3.發熱3—4天, 熱退疹出。 疹形類似麻疹, 但很快消退。

4.本病應與麻疹、風疹、猩紅熱等進行鑒別。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西醫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 主要為給予退熱, 支持治療。

Advertisiment

2.中醫藥治療

(1)肺胃蘊熱:患兒驟發高熱, 或伴有嘔吐、驚厥、煩躁、便秘或腹瀉、熱勢下降時精神嬉戲如常, 舌質紅、苔薄黃, 指紋浮紫至風關。

抬法:疏風清熱。

方藥:金銀花、連翹、蘆根、牛蒡子各10克, 薄荷(後下)3克, 荊芥、防風、桔梗、竹葉、淡豆豉、鉤藤、蟬衣各6克。

中成藥:救急散, 保元丹。

(2)熱退疹出:發熱3~4天后熱勢逐漸消退。 全身出現玫瑰色斑丘疹, 皮疹稀疏, 無氧感, 1—2天后消淨, 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舌虹、苔黃膩, 指紋略紫。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玄參6克、升麻3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大青葉6克、淡竹葉lO克、蟬衣6克、赤芍lO克、丹皮6克。

預防與調養

1.患兒應與其他易感嬰兒隔離。

2.患兒應多飲水、注意休息, 防止高熱驚厥損傷腦組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