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消化不良不宜吃酵母片!

酵母片含維生素 B1和B2、煙酸及一些氨基酸, 其作用基本上與複合維生素B相似, 主要用於補充維生素B族缺乏症, 對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等作用極其微弱。

人們之所以認為它能幫助消化, 大概是來自“酵母發麵”一說, 其實發麵用的是活酵母菌, 而酵母片中的酵母菌都是死的, 無發酵作用。 即使有微弱的發酵作用, 也只能使人胃中的澱粉產生氣體和酸類, 引起噯氣, 吃多了反而會引起腹瀉。

臨床上, 飲食不當或生病都容易引起兒童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腸胃疾病, 治療上應區別情況對症用藥:如因胃腸功能或器質性疾病引起,

Advertisiment
應請醫生進行綜合性治療;如因攝入蛋白質過多引起消化不良, 應服用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胰酶片等, 以幫助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如因過多食用澱粉類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應服用澱粉酶等促使澱粉儘快分解;如因小兒貧血或腸內菌群失調引起腸脹氣、腹瀉等, 可選服恢復腸道菌群的藥物如媽咪愛、回春生、金雙歧、乳酶生等。 此外, 中藥的小兒腸胃康、焦三仙(神曲、麥芽、山楂)以及雞內金等, 對治療兒童消化不良均有良好效果。

中藥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種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 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 症狀表現為斷斷續續地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

Advertisiment
中醫也稱積滯。 小兒積滯是指內傷飲食, 停聚不化, 氣滯不行所引起的消化系統疾病。 由於導致發病的原因和病變特點不同, 常分為以下兩型:

1、乳食內積:其特點是病兒面黃肌瘦, 煩躁愛哭, 夜臥不安, 食欲不振, 或嘔吐酸餿乳食, 腹脹發硬, 小便短黃, 大便酸臭或溏薄, 可伴有低熱。 對此, 宜選用具有消食化滯, 和胃止嘔作用的中成藥。 發病初期用“清胃保安丸”, 用法, 每次3克(1丸), 日服2次, 溫開水送服;對於病久的孩子可選用“一撚金”消積化滯, 鎮驚安神。 用法是, 每次0.6克, 日服2次, 溫開水沖服。 1周內小兒酌情減量。

2、脾胃虛寒:其特點是病兒面色痿黃, 困倦無力, 睡眠不安, 不思飲食, 食後飽脹, 嘔吐酸餿乳食, 大便溏薄酸臭。

Advertisiment
對此應選用具有健脾助運, 消補兼施的中成藥, 如“小兒健脾丸”, 每次3克(1丸), 日服2次, 溫開水送服。 周歲以內的小兒酌情減量;一般可選用“肥兒散”每次一包, 日服2次, 溫開水送服。 周歲以內的孩子, 每次服半包, 日服2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