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春天感冒後易引發兩炎

現在是孩子感冒的多發季節。 兒科專家提醒:孩子患感冒之後, 父母要注意細心觀察孩子是否因感冒而繼發了“兩炎”, 即急性喉炎和急性中耳炎。  
基本症狀 多見於1~6歲的兒童, 人的耳朵和鼻子通過咽鼓管相通, 兒童的咽鼓管較短, 管腔相對較大, 咽口位置較低, 走向似一條直線, 與水平面交角小, 近似水準, 因此鼻部和咽部的分泌物及細菌等微生物容易經此侵入中耳, 而且咽部淋巴組織豐富, 常增生肥大, 腺樣體溝裂或扁桃體隱窩可隱藏細菌和病毒, 中耳與其毗鄰, 易遭感染。

春季感冒後易引發兩炎
1、急性喉炎孩子感冒後,
Advertisiment
最易發急性喉炎的是6個月至4周歲的孩子。 因為該年齡段的孩子, 喉部軟骨尚未發育成熟, 一旦感冒, 咽喉充血、腫脹, 造成咽喉通氣不暢, 呼吸困難。 為了使呼吸道通暢, 患兒會加劇咳嗽, 此時, 孩子的咳嗽聲與普通的咳嗽聲不同, 因聲帶發炎、水腫, 咳嗽時呈“空空”的聲音, 重者咳嗽聲如“狗吠”。
該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 受涼刺激所致, 起病急並在夜間多發。 孩子一旦繼發喉炎, 父母一定要讓其及時就醫。 在護理孩子時, 應儘量使其情緒穩定, 避免煩躁不安及哭鬧, 以防呼吸困難加劇。
2、急性中耳炎6歲以下的小孩耳朵與鼻咽部由一根管道相通, 統稱咽鼓管。 孩子的咽鼓管相對較短, 呈水準位走向形成類似一條直線,
Advertisiment
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細菌及其他微生物很容易由此進入中耳, 造成中耳發炎。
孩子感冒後繼發急性中耳炎, 多有發燒, 症狀較急, 中耳道的炎性分泌物向外耳道滲出, 呈黃綠色膿性分泌物, 有異味。 在未見到分泌物滲出之前, 孩子多有耳朵疼痛及耳鳴。 較小的孩子因不會訴說則表現為哭鬧, 或抓耳朵現象, 這需要父母細心觀察, 以便及早治療, 否則可造成孩子鼓膜穿孔或拖延成慢性中耳炎, 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不利。
(兼職編輯:蔡丹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