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感冒不要急於打點滴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 父母們自然是萬分著急, 這是時候的父母只有一種期望, 就是希望孩子的病快點好起來。 而要讓感冒發燒快點好起來, 最快的方法莫過於打點滴了, 所以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的時候, 很多父母都會主動要求醫生為其打點滴, 這種情況在學齡前期兒童的身上最為常見。 那麼這種做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看, 這種做法是不好的, 其對於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兒童發燒不應該輕易打點滴。

Advertisiment
 

感冒發熱要打點滴才能退熱, 這不但是一部分父母的“經驗”, 甚至也受到一些醫生的推薦。 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打點滴的醫學術語就是靜脈輸液, 其目的無非兩種:{1}補充水分、熱量和電解質;{2}輸入治療藥物。 如果病人沒有失水情況(如沒有嘔吐、腹瀉或有長時間飲水及進食), 又沒有使用靜脈注入藥物的需要,

Advertisiment
靜脈輸液就不是最佳選擇。

感冒是感染性疾病, 發熱是身體用來克服感染的一種手段, 它是症狀而不是病。 除非熱度太高, 一般不宜急於退熱干預。 一旦身體對入侵病原產生了足夠的抗體, 克服了感染, 體溫自然就會降下來。 退熱方法可以用物理方法, 如溫水浸浴、濕毛巾包裹、冷鹽水灌腸等。 其次是藥物退熱。 對嬰幼兒, 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 應讓其自然退熱。 38.5攝氏度以上, 根據情況, 適當使用退熱藥, 例如美林、泰諾林之類口服。 服藥後半小時測體溫, 退到38.5攝氏度左右就可以了。 使用太多退熱藥, 體溫退得太快, 病還沒有好, 等藥物作用過了, 體溫還會升回來。 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 使用退熱藥更應謹慎, 以防過量。

Advertisiment

小兒感冒往往驟起高熱, 有時甚至可達39攝氏度或更高。 但發熱高低並不代表疾病的輕重。

一些父母擔心高熱會使小孩“燒壞腦”, 這種擔心是沒有根據的, 除非體溫持續在42攝氏度以上較長時間。 因為體溫即使高達41攝氏度, 也不會發生腦損傷。

感冒在什麼情況下才應考慮靜脈輸液呢?一是病人伴有嚴重的嘔吐或腹瀉, 根本不能口服藥物。 二是伴隨有脫水症狀(如口幹、皮膚乾燥等)。 三是有些藥物只有注射製劑, 沒有口服製劑(在治感冒的藥物中基本沒有這種情況)。 四是病情嚴重, 需要迅速把藥物輸入體內, 但感冒絕對不會是嚴重的疾病, 除非醫生作出錯誤的判斷。

感冒發燒是小兒的常見病, 孩子發燒其實不一定就是壞事,

Advertisiment
這是孩子增強自身抵抗力的一個過程。 至於一些家長擔心的孩子發燒會燒出毛病, 其實是不存在的。 小兒發燒應該首先考慮進行物理降溫, 在科學的配合治療, 主要以日常護理為主, 如果發燒情況較為嚴重, 可以考慮服用一些小兒專用的退燒藥和感冒藥, 千萬不可輕易選擇打點滴來進行治療, 只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夠考慮輸液。 因此, 孩子感冒發燒不應大驚小怪, 應該根據科學的方法來護理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