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妊娠膽汁淤積症

妊娠膽汁淤積

妊娠膽汁淤積症的症狀體征有哪些?

(1)在孕期膽汁淤積有哪些症狀的發生呢?妊娠中、晚期先出現全身瘙癢, 夜間更為嚴重, 無特異性皮疹。

(2)無肝炎病史或接觸史, 也常無消化道症狀及肝臟腫大, 且無叩擊痛或壓痛等。

(3)黃疸只在孕期發生, 並在妊娠終止後消退;在出現黃疸前, 即有瘙癢;且黃疸多為輕或中度, 遠較瘙癢為輕。

妊娠膽汁淤積症的診斷檢查

(1)血清總膽紅素升高, 可達68~88.5μmol/L(4~5mg/dl), 但很少超過85.5μmol/L。

(2)血清膽汁酸升高, 可為正常的10倍, 為本病的特異性徵象。

(3)鹼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4)轉氨酶可輕、中度升高。

Advertisiment

妊娠膽汁淤積症的治療方案

1、休息, 列入高危妊娠管理, 進行系統監護, 積極作對症保肝治療和適時終止妊娠。

2、藥物治療

(1)用疏肝、安胎和利膽中藥治療有良效。

(2)消膽胺, 8~12g/d, 分2~3次口服。

(3)苯巴比妥0.03g, 口服, 3/d。

(4)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6及維生素K1, 加入葡萄糖液中靜滴。 防止產時、產後出血。

(5)保肝藥物, 如肝太樂等。

3、產科處理

(1)加強監護, NST監護胎兒, 至少每週1次。

(2)孕37周後應引產, 原則不超過預產期。

(3)孕期或臨產中如發現胎心異常或懷疑有胎兒宮內窘迫時, 多需剖宮產結束分娩。

(4)作孕期引產及產後回奶者禁用雌激素。

妊娠膽汁淤積症的護理

1、發病後孕婦一般情況良好, 消化系統症狀不明顯;

2、瘙癢突出, 並有黃疸;

3、肝功能只有輕度損害;

4、產後病情不加重,

Advertisiment
且症狀及黃疸迅速消失。

溫馨提示:妊娠膽汁淤積症對胎兒危害較大, 容易引起早產、低體重兒、胎兒宮內窘迫死亡及新生兒窒息。 孕婦一旦出現皮膚瘙癢, 就應該及時檢查。 在瘙癢出現前或血清穀丙轉氨酶升高前血清結合膽酸先升高, 是早期診斷的可靠指標。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 消膽胺對止癢有一定效果;熊去氧膽酸、地塞米松亦有一定療效;苯巴比妥不但可以減輕瘙癢, 還有助於夜間安然入睡。 為了預防產後出血, 產前應補充維生素K。 出現黃疸或監護提示胎兒缺氧可能時, 應及早住院, 必要時及時結束分娩, 產後還須警惕大出血。 祝你健康!

妊娠膽汁淤積症的原因與預防

1、妊娠膽汁淤積症只有孕婦才會發生的特殊病症,

Advertisiment
患病率約2.3%-3.4%。 為了預防產後出血, 產前可補充維生素K。

2、注意患者膽酸濃度變化, 一旦異常升高變化, 及時迅速的配合醫師終止妊娠, 防止胎死宮內。

3、妊娠膽汁淤積症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 消膽胺對止癢有一定效果, 苯巴比妥不但可以減輕瘙癢, 還有助於夜間入睡, 為了預防產後出血, 產前可補充維生素K。 妊娠膽汁淤積症介紹 妊娠膽汁淤積症是只有孕婦才會發生的特殊病症, 每100例孕婦中有2.3~3.4人發生。

皮膚瘙癢是首先出現的症狀, 大多發生在孕28~30周, 但最早在孕12周即可發生。 隨著孕期的進展, 皮膚愈來愈癢, 以軀幹及下肢為主, 嚴重者可波及全身, 夜間尤甚, 影響睡眠, 瘙癢難忍時抓痕累累。

分娩後1~2天瘙癢迅速消失,

Advertisiment
少數持續1周。 瘙癢數周後約有50%孕婦出現黃疸, 但僅眼睛鞏膜輕度黃染, 部分孕婦還有食欲減退、腹瀉、乏力、腹脹等不適, 但不嚴重。

實驗室檢查, 血清結合膽酸水準升高, 1/5~2/3病人血清膽紅素輕度升高, 80%多的孕婦血清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 再次妊娠, 本病可以再次發生。 病人常有家族史, 其母與姐妹往往有同樣病史, 故認為本病同常染色體遺傳病有關。

妊娠膽汁淤積症比妊娠合併病毒性肝炎更常見。 因兩者症狀有相似之處, 故易誤為肝炎, 應注意鑒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