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鍛煉孩子的時間觀念?

大多數家長都會因為孩子磨磨蹭蹭, 沒有時間觀念而頭疼, 於是斥責、催促、呵斥就成了常態, 不僅影響親子關係, 還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 其實, 要孩子養成守時的習慣, 是完全可以的。 只是好的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家長除了要以身作則、不焦躁、不催促之外, 正確的引導、放手讓孩子去承擔磨蹭的後果也是守時訓練的關鍵。

第一, 從小引導孩子形成具體的時間觀念

Step1:從最實際的星期入手

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 我開始逐步給他導入時間觀念, 那時孩子最實際的感受就是上學日和休息日,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先給他導入星期的概念。 讓他知道每週有七天, 從週一到週五是小朋友去幼稚園、家長上班的時間;而週六和周日, 是全家在一起休息玩耍的時間。

很快, 他就可以扳著自己的小指頭數著:“再過兩天就是週六了!”就這樣, 兒子從對時間的一無所知, 到逐步有了星期的概念, 並且知道了在什麼時間需要做什麼事情。

Step2:從假期導入四季和年份

寒假和暑假的觀念是通過實際的經歷去瞭解和感知的, 由此我又開始給他導入一年的12個月份;用詩歌來講述春雨、夏陽、秋收和冬雪的四季變遷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 比如我們全家人的生日, 每年都在期待的耶誕節還有春節等, 這些日子一年只有一次, 是因為一年有365天,

Advertisiment
但是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

Step3:從手錶導入一天24小時的概念

孩子對年份、月份和星期都熟悉之後, 在兒子5歲的時候, 我送了他第一塊手錶。 手錶上面有電子顯示的時間、日期還有正常的時針、分針、秒針。 我們一起在大的鐘錶上研究這三根細細的針轉動帶來的變化, 讓他自己發現時間的變化與流失。 我記得他當時頗有感觸地告訴我:“媽咪, 我再也回不到四歲了, 對嗎?”這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講, 已經難能可貴。 他知道了時間的珍貴, 知道了失去的時間永遠無法再重現, 因此, 在他心中就會有一個珍惜時間的概念。

漸漸地, 有一些固定不變的時間就逐步滲入到兒子自己的生活, 到他6歲的時候, 他已經清楚地知道每天早上幾點起床,

Advertisiment
幾點出發去幼稚園, 放學回家是幾點鐘, 從幾點鐘到幾點鐘他應該做什麼事情。

第二, 家長不嘮叨、不焦躁, 放手讓孩子體會守時的重要性

1.對孩子的磨蹭, 提醒點到為止即可

對於家長來講, 我們最好能夠做到“點到為止”, 而非“嘮叨不休”。 一遍又一遍的“快點兒”並不能夠讓孩子真正快起來, 相反, 這樣的催促極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我偏不快又如何?

2.對孩子的磨蹭, 要以身作則

有些人生來是慢性子, 這可能跟家長自身也有很大關係。 對待這些天然慢性子的孩子, 家長以身作則, 改掉自己拖拉、磨蹭、懶散的習慣更重要。 因為家長是孩子的榜樣,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習慣和做法。

3.放手讓孩子磨蹭,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是訓練孩子守時的關鍵

Advertisiment

兒子有次不願意寫作業, 東玩玩西碰碰, 他剛開始磨蹭的時候我就提醒過他結果, 但他依舊我行我素, 我就去做自己的事情, 隨他自己把控。 結果那天晚上他推遲了一個多小時才睡覺, 而第二天早上起床非常痛苦, 晚上回家告訴我中午很沒精神, 一直想睡覺。 我趁機告訴他以後要按時寫作業, 不能拖拖拉拉。

在訓練孩子守時的問題上, 家長學會放手很關鍵。 最怕的是家長一邊催促著急, 一邊直接動手去幫助孩子做本該他自己去做的事情。 其實孩子真的磨蹭沒做完作業又怎樣?讓他自己去承受後果吧。

4.授人予漁, 讓他自行安排出行, 學會遵守時間

教孩子管理時間的時候, 讓他學會預留時間應付突發事件,

Advertisiment
這一點很重要。 最初, 我會教孩子用倒推法共同商定出發的時間、回來的時間, 中間玩樂的時間就沒必要非常準確了。 然後試著讓他自己安排和小朋友的約會, 什麼時候玩, 玩到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出發, 需要預留多少時間都由他自己決定。 不過做媽媽的要提醒兒子, 在約定時間內準時或略微提前到達, 是我們應有的禮貌, 也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5.教會孩子, 處理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

我和兒子已經習慣于把每天的事情分類: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 哪些事情是可以調整的……必須要做的事情他和我提前商定好之後會重點規劃、堅決執行;而除去必須要做的事情, 我一般都由著兒子自己分配, 做他願意做的事情就好。當他提前完成了計畫時間內要做的事情,空餘出來的時間也由他自己來安排。

這樣兒子懂得了時間的重要性,以及在既定時間內節約了時間,對於他來講有什麼樣的益處,他自然就學會了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必須完成的事情。

小結

讓一個天性自由爛漫的孩子一步步踏上人生的征途,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悉心引導而非焦躁與斥責。家長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孩子能否守時,家長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倘若家長自己都很焦慮、無法好好平靜下來認真做事,又如何要求孩子守時、守信、從容自若地面對每一天呢?

做他願意做的事情就好。當他提前完成了計畫時間內要做的事情,空餘出來的時間也由他自己來安排。

這樣兒子懂得了時間的重要性,以及在既定時間內節約了時間,對於他來講有什麼樣的益處,他自然就學會了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必須完成的事情。

小結

讓一個天性自由爛漫的孩子一步步踏上人生的征途,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悉心引導而非焦躁與斥責。家長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孩子能否守時,家長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倘若家長自己都很焦慮、無法好好平靜下來認真做事,又如何要求孩子守時、守信、從容自若地面對每一天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