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時間觀念怎麼教?

三、四歲的孩子, 常喜歡模仿大人看鐘的動作, 言語中也不時會出現“昨天”、“後天”、“以後”、“下次”等用語, 可是, 孩子真的確實明白這些時間概念的意義嗎?其實, 這個階段的孩子, 所學到的時間詞匯, 可能比本身所具有的時間概念還要多呢!這是因為, 從日常生活與家人朋友的互動中, 自然而然容易學到這些詞彙, 但時間卻是個抽象的概念, 還是需要慢慢學習體會的。

Advertisiment

運用工具學習時間

◎沙漏

沙漏不但是一種會吸引目光孩子的玩具, 也是能夠啟發孩子時間感的好教具。 即使是還不會認數位、看時鐘的孩子, 也可以從看著沙從一邊流到另一邊, 感受到一段時間的流逝。 當孩子熟悉了一個沙漏的運作以後, 爸媽就可以用“沙漏的沙完全流到另一邊的時間”或是“沙漏的沙完全流光三次”來和孩子解釋某事的時間長短, 會比憑空說一些時間度量單位, 更容易讓孩子瞭解。

Advertisiment
另外, 爸媽也可以多用幾個大小、式樣不同的沙漏, 讓孩子比較它們誰快誰慢, 再想一想造成這種快慢差異的原因所以;如此一來, 不但學習到時間觀念, 也能夠訓練科學的思考。

◎時鐘

當孩子會認數位之後, 看時鐘就成為訓練孩子時間觀念最簡便的方法。 時鐘式樣最好不要太花俏, 宜選擇數字及時針、分針、秒針都清楚的時鐘, 方便孩子辨識學習。 一開始, 可先讓孩子認時間點, 例如“短針指到3, 就可以吃點心”, 或“長針指到12, 短針指到6, 就要吃晚飯了”, 讓孩子的作息與時間漸漸連結起來。 當孩子對時鐘運作有所概念以後, 再讓孩子觀察三根長短針的運行狀況, 例如, 最快的秒針走一圈, 長針會走一小格, 走五圈,

Advertisiment
長針會走一大格…, 由觀察中, 瞭解時、分、秒的關係。

◎月曆

爸媽可以準備一份數位清楚、圖案可愛的月曆, 作為孩子的專屬月曆。 讓孩子每天在格子上畫圖作記錄, 像是晴天就畫太陽、下雨就畫雨傘, 心情好就畫笑臉、心情差就畫愁眉苦臉, 或者也可以畫那一天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就當是用畫圖寫日記一樣。 當然, 最重要的是, 要記得每天看看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想一想前天、昨天、明天、後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上個星期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三天以後我要去哪裡玩、還有幾天才會放假…。 爸媽可以多問問題, 讓孩子看著月歷數日子, 慢慢培養出對今天、過去、未來的時間概念。

最後, 要提醒爸媽的是, 學習時間就和學習其他的抽象概念一樣,

Advertisiment
孩子必須從具體的事物中先獲得初步的感覺, 然後才能進一步確實瞭解抽象名詞代表的意義。 時間概念的獲得其實是個頗為複雜的過程, 爸媽不妨試著多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不但會與孩子相處得更融洽, 也能夠和孩子一起, 體會日漸進步的成就感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