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毫無時間觀念?TA只是和你不同“時區”

許多爸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吧!孩子正玩得高興, 玩具散得一地, 要他“再玩十分鐘就要收玩具, 準備上床睡覺了”, 孩子應得乾脆, 但是, 十分鐘、甚至十五分鐘過後, 玩具不但沒有收好, 反而好像愈堆愈多了…。 這時候, 你是不是想發脾氣了?

先別氣唷!其實, 像十分鐘、一小時、明天、後天, 或是“等一下”、“來不及”等似乎再簡單不過的時間概念, 對孩子來說, 都是需要學習的。 如果, 你的孩子沒能聽從指令, 或許真是無心之過呢!

Advertisiment

過去的都是昨天?

孩子在三歲以前, 對時間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只有此時此刻, 沒有過去和未來。 頂多, 會受到生理時鐘運作的影響, 像是肚子餓了、想睡覺了…, 來感受時間的流逝。 在三歲以後, 由於爸媽的約束、以及生活經驗的增加, 漸漸的體會作息的規律性:午睡起來可以吃點心、看完電視就要吃飯了…, 但這些都是借由具體事件的輔助所建立起來的經驗,

Advertisiment
對於“時間”本身, 卻未必有清楚概念。 由於時間概念的不成熟, 學前階段的孩子, 常弄不清楚確切的時間點, 因此, 如果孩子把上個星期發生的事說成昨天, 也是相當正常的。

“再過十分鐘”代表什麼?

再想一想, “十分鐘”是什麼意思?600 秒嗎?孩子的認知發展中, 時間概念的養成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當孩子對時間還處於懵懂階段時, “十分鐘以後”和“一小時以後”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對只知“此時此刻”的孩子來說, 它們都代表了“不是現在”。 既然不是現在, 那當然就可以繼續玩啦!當然, 或許我們不能說孩子對爸媽的命令全然無知, 對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而言, 他至少可以猜測爸媽說的“十分鐘”應該不會太久﹔可是, 孩子無法估測“十分鐘”到底有多久,

Advertisiment
應該是可以被原諒的吧!想想看, 即使是大人, 也有專注於某件事而忽略時間飛逝的經驗呀!

試試換個方式說

時間是一種抽象的觀念, 一般來說, 要滿 5 歲之後才會有較成熟的概念, 所以爸媽需要運用一些技巧, 來幫助孩子瞭解。 跟孩子說時間, 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用具體的事件來輔助。 孩子雖然不清楚“七點可以吃晚飯”、“九點半要上床”到底是什麼時候, 但是如果說“爸爸回來就可以吃晚飯了”、“看完故事書就要上床了”, 那就容易理解得多。 漸漸的, 爸媽還可以進一步利用時鐘來教孩子認識時間;例如, 當孩子懂得數位以後, 就可以改以“咕咕鐘敲 7 下”、“短針指到 9”… 來說明, 這樣孩子對時間的觀念就會愈來愈清楚!

Advertisiment

時間實在是個有趣的東西, 抽象得讓人無法明確感受到它的存在, 而“分”、“秒”、“小時”的時間計量, 也都只是人類創造出來測量抽象時間的具體方式, 說起來, 還真是個不簡單的概念呢!爸爸媽媽別著急, 就讓孩子由經驗中慢慢去感覺和體會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