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心情好,奶水才足

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年輕媽媽在心理上如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那么母乳的質量就可能受到影響。 據報道, 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弗朗克·弗勒迪指出,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 母乳喂養肯定比奶粉喂養有利。

但現在很多年輕媽媽在心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似乎不給孩子母乳, 她們就是不負責任。 這種心理上的壓力, 很可能抵消, 甚至超過嬰兒吃母乳所得到的好處。

就此, 記者采訪了原聯合國人口基金生殖健康項目顧問、北京金秀母嬰之家主任醫師金瓔。 金教授表示, 盡管現在的研究結果還不能確認心理壓力會對母乳質量產生影響,

Advertisiment
但是, 會影響母乳分泌量的結論是一定的。

哺乳媽媽心理壓力大

“大約50%的媽媽都曾有過奶水不夠的擔憂。 ”金教授說, 對于新生兒母親, 她們最大的心理壓力主要是疑慮自己有無產生足夠奶水的能力來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若新生兒哭鬧, 就擔心孩子沒吃飽;若孩子體重增長得慢, 會誤認為母乳“不夠”、“不好”。 這樣的心理壓力, 往往會使得母乳的分泌量下降。

金教授說, 一些產婦產后抑郁會影響母乳的分泌量。 一般來說, 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處于脆弱和不穩定狀態, 乳母因神經內分泌的顯著變化, 影響了乳汁的分泌, 同時由于情緒低落, 容易疲勞, 飲食睡眠欠佳,

Advertisiment
不積極進行按需哺乳, 影響嬰兒吸吮乳☆禁☆頭的次數和乳☆禁☆房排空, 導致乳汁分泌始動時間延遲, 乳汁就會分泌不足。

此外, 處于哺乳期的職業女性, 長期承受過重的心理壓力, 會導致女性生理內環境的不協調, 內分泌被打亂, 如果產前沒有足夠的母乳喂養的心理準備, 產后不注意調節自身的心態, 母乳分泌量也會受到影響。

哺乳媽媽要樹立信心

金教授說:“凡是有生育能力的婦女, 絕大多數都可以分泌足夠的乳汁喂養嬰兒。 ”所以初為人母者, 從產前開始就應做好母乳喂養的心理準備, 樹立信心, 相信自己的奶水能夠滿足嬰兒需要。 對哺乳充滿自信的心態將是產后母乳喂養成功的基本保證。

金教授指出, 最好的促進泌乳的方法就是增加嬰兒吸吮次數,

Advertisiment
使之頻繁刺激乳☆禁☆房, 吸吮越多, 母親的乳汁就越充足。 對于那些感覺母乳不足的母親, 喂完一邊乳☆禁☆房, 如果孩子哭鬧, 不要急著給奶粉, 而是換一邊繼續喂。 一次喂奶可以更換乳☆禁☆房數次, 乳汁不會被吃干的, 而是越吃越多。 如果已經混合喂養, 也應逐漸減少奶粉次數。

對于有心理壓力的產婦, 家人要多加安慰, 陪伴她度過初次哺乳的疼痛, 鼓勵她多接觸嬰兒, 讓嬰兒多吮吸。 必要時可請醫院護士或哺乳顧問幫助。 另外, 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產婦, 主動分擔家務, 防止其疲勞。

金教授表示, 由于產婦的心理狀態對乳汁的分泌有很大影響, 避免情緒的波動和過度疲勞, 保持心情舒暢、保證足夠的睡眠是保證母乳足量的有效辦法。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