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個原則 享受親子美好閱讀!

讀書的意義絕不在於閱讀的本身, 更在於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以下的親子閱讀七“不”原則, 也許能夠讓你和孩子能更加享受閱讀的美好。

1、不盲目選購

年齡段很重要。 比如一歲前喜歡認知、一兩歲喜歡美圖、兩三歲喜歡語句明快重複、三四歲喜歡生動的情節、四五歲該喜歡趣味探索之類等等, 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興趣特點, 在選擇上要有所側重。

別人說好的書未必就適合自己的孩子。 孩子讀書就像穿衣服, 不趕潮流, 適合自己最好。 沒有哪本書要必讀, 就像沒有哪件衣服要必穿一樣。

2、不追求數量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幾乎逢書必買, 櫃子裡滿滿的, 列出的書單長長的, 似乎一天讀兩、三本都不會重樣的。 有的孩子總在看新書, 幾歲下來可能讀過幾千本了。 其實, 存書多少並不重要, 讀過多少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能真正喜歡、記到心裡的有多少。

3、不局限風格

現在說起孩子的書, 似乎就是專指繪本。 繪本漂亮的圖畫和可愛的文字確實很好, 但看得多了(特別是繁多的國外繪本), 難免也會審美疲勞。 所以, 不妨換換口味, 給孩子訂購一些期刊畫報。 相對於繪本, 畫報的內容和語言更豐富多樣。

4、不強迫閱讀

每晚臨睡前給孩子講書半個小時, 其餘時間不應強迫孩子閱讀或主動給孩子講書。 常聽有的媽媽抱怨孩子不愛看書,

Advertisiment
追著講都不聽。 為什麼要追著講呢?閱讀是一個好的愛好, 可以潛移默化地形成習慣, 但不該強求。

讀書的意義絕不在於閱讀的本身, 更在於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以下的親子閱讀七“不”原則, 也許能夠讓你和孩子能更加享受閱讀的美好。

5、不勸導喜好

每晚臨睡前講的故事, 講什麼書應該由孩子根據喜好自己決定。 至於一本書裡他要聽哪個故事不聽哪個故事, 也應完全由他自己做主。

6、不干擾思路

講書時, 媽媽只是讀, 不加以解釋和分析。 可能有的家長喜歡讀一兩句便擴展一些內容來説明孩子理解, 但那畢竟是大人的想法, 孩子未必是那麼認為的;或者孩子還沒有理解到那個程度, 而大人先入為主地佔領了他們的思維。

Advertisiment
要相信“書讀百遍, 其義自見”, 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力和想像力。

7、不要求複述

幼稚園裡常常會舉行講故事比賽, 讓孩子把自己聽過的故事用自己的話和大家分享。 其實細想一下, 這種形式的最大意義不過是表演, 因為複述情況是需要旁人來觀看和檢驗的。 如果孩子真的理解了書中的某一部分, 並且能準確、生動、幽默地用到自己的語言中, 是不是要比背誦和複述更好呢!通過理解與感悟, 變為自己的精神營養, 才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其實在閱讀中, 家長有個好心態、給孩子以充分的自由, 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 自己也是輕鬆省事的。

小編總結:閱讀, 對於孩子來說, 現在是一段親子時光, 以後可能是一種獨處方式。 家長不應要求孩子把“讀萬卷書”作為人生的追究和炫耀的資本,

Advertisiment
只要所讀之書能夠指引他“行萬里路”, 一切足矣。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親子閱讀的方法?

    對於0-1歲的寶寶:用有趣的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找一些內容較少的書。當你讀書時,讓你的寶寶站在身邊。他可能會走開,但是,如果你的聲音聽起來特別有趣,再配上誇張的韻律和動作,他就會回來。通常多數閱讀的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親子閱讀的注意事項?

    1.提前備課。給孩子讀書之前,父母先用心讀一讀,感受文圖帶給你的樂趣,這樣才可能把閱讀的樂趣帶給孩子。父母甚至可以預演一下,怎麼讀才更有意思。父母應該認識到,給寶寶讀書不是一件能夠馬虎應付的事情,需... [詳細答案]

  • 2回答

    親子閱讀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

    3-6歲是父母培養兒童閱讀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語言能力開始慢慢形成,孩子開始接受新的知識,認識他們眼中的社會,所以父母要有效利用這一時期,充分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當然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適當... [詳細答案]

  • 2回答

    如何讓寶寶愛上閱讀?

    可以從給寶寶讀開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