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如何進補】坐月子進補誤區

養生之道網導讀:

月子如何進補要根據體質決定, 坐月子如何進補時講求方法的, 坐月子如何進補有其基本原理。

月子期間按體質進步

Advertisiment

按體質進補才是最聰明的媽媽。 坐月子經過大補、特補的過程, 不少媽媽會發現, 體質沒多大改變, 身上的肉卻長了不少, 其實坐月子不是一味地吃肉就可以補身。

仔細想想, 坐月子幾乎等同於與雞、肉、魚為伍, 1個月下來, 脂肪、熱量在體內囤積, 不變胖都很難。 正確的觀念應為, 按各人體質做調整, 才不會在產後由“美眉”變為“黃臉婆”。

其實產後的媽媽, 應依本身的體能狀況來調養身體, 這才是最佳的坐月子模式。 也就是說, 若媽媽的體質較壯, 體型較胖, 在飲食上, 就應減少肉類的攝取。

肉與蔬果的比例, 最好維持在2:8的黃金比例;倘若體質較差, 體型較瘦, 則可視狀況調整至4:6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 但仍應儘量以清淡為最高原則。

Advertisiment

舉個例子, 倘若媽咪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較為肥胖, 就不適宜採用傳統的方式坐月子, 應多食用蔬果、瘦肉等低熱量、高營養的食物, 以免加重病情。

坐月子進補誤區

一、大補特補

產後為給產婦補充營養, 並使她們有充足的奶水, 一般家庭都很重視產後的飲食滋補。 但要知道的是, 大補特補既浪費又有損健康。 因為滋補過量容易導致肥胖, 肥胖會使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 引發各種疾病。

此外營養太豐富必然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 如嬰兒胃腸能夠吸收也易造成嬰兒肥胖, 甚至還使嬰兒易患上扁平足一類的疾病。 如果嬰兒消化能力較差, 不能充分吸收, 就會出現腹瀉, 而長期慢性腹瀉還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Advertisiment

二、多吃少動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由於大量進食高脂肪、高蛋白, 加上缺少運動, 會使大量脂肪聚積體內, 進而導致肥胖。 醫學專家認為, 女性要保持產後的健美身材, 防止中年發胖。

一是產後飲食宜葷素搭配, 不過量進補, 除一日三餐外, 可添加1~2次點心。

二是產後應適當運動鍛煉。 如無特殊病理情況, 產婦于分娩後6~8小時即可坐起, 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動。 因為早下地、早活動, 有利惡露的排出及子宮的復舊, 有助於腸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復, 防止產後尿瀦留和便秘的發生。

還可根據各自的體力狀況做產褥期保健操, 這對產婦體力和身體各部分功能的恢復大有好處。

三、不吃蔬菜水果

水果裡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Advertisiment
除產後3-4天裡不要吃特別寒性的水果, 如梨、西瓜等,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應要適當多吃水果。 有些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忌食蔬菜水果, 認為“蔬菜、水果水氣大”, 吃了會傷身, 其結果是產婦在分娩後大便秘結, 醫學上稱為產褥期便秘。

要知道,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 腹部肌肉鬆弛, 加上長時間臥床, 運動量減少, 致使排便肌無力, 腸蠕動變慢, 而容易發生便秘。

還因為產婦分娩後代謝機能旺盛, 出汗量和尿量增多, 如果多食補品又禁食蔬菜、水果, 更會使大便燥化而乾澀結滯, 不易排出。

因此, 產婦在適當運動的同時, 應注意多飲湯水, 如蛋湯、排骨湯、雞湯等, 既有利於乳汁分泌, 又有潤腸作用。

年輕的媽媽在“坐月子”期間應注重膳食平衡,

Advertisiment
吃得營養、合理, 堅持葷素、幹稀搭配, 避免進入飲食誤區, 以促進產後保健與健美。

細心呵護健康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