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挫折教育”ABC

適時適當地給孩子出幾個難題試試, 你將發現孩子比你想像得要堅強得多, 同時也讓他從中得到鍛練。

(一)批評

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極差, 聽不得一點批評, 即使做錯了也不能批評。 孩子長大之后, 怎樣承受來自批評的壓力。 因此, 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紀律約束和適當的批評。 如果錯誤比較嚴重, 批評還可更嚴厲些, 這樣有助于他們的心理的健康。


(二)懲罰


對于孩子犯的大錯, 給以適度的處罰, 可以是物質上的, 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比如:關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讓他自己反省;或是不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Advertisiment
讓他體會受挫折的感覺, 學會自我調節。


(三)忽視


我們總是一味的以孩子為中心, 無論是在哪種環境中, 主角都是他。 事實上, 一旦所處環境發生變化, 他就很有可能, 由主角變為配角, 甚至是不被重視, 那么怎樣讓孩子適應其中角色的轉變, 調整心態以適應新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我們時常把中心點轉移, 讓他適應新的變化, 以便他進入社會后能及時調整心態。


(四)饑餓

在教養孩子方面, 父母們首要關心的就是孩子是否吃飽、吃好。 事實上, 適當的讓孩子有饑餓感, 能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正餐, 吃得更香, 并且養成少吃零食的好習慣, 也能調節腸胃功能。


(五)勞累

現在的孩子幾乎與勞動絕緣。 即使小學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或爺爺、奶奶輩伺候著。 早上怕孩子上學遲到, 還要幫忙穿衣服, 天天接送, 使得孩子吃苦能力差, 肢體懶惰, 肌肉無力, 不僅阻礙身體的發育, 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所以, 父母要有意識地鍛煉他們, 讓他們參加一些野營活動, 接受挑戰, 戰勝自我;或者平時在家適當的分擔家庭勞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