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種方法幫你趕走“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的症狀類似於產後沮喪, 但是嚴重得多, 會影響到女性的健康並使她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表現不良。 如果產後沮喪的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了兩個星期, 或者嚴重干擾了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能力, 這些症狀表明, 你很可能已經出現產後抑鬱。 你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此外, 心理諮詢、家庭支援、自我調整都會讓情況好轉。

產後抑鬱的具體症狀

1.感到不安

2.感到傷感、無望

3.經常哭泣

4.沒有精力或沒有動力

5.吃得太多或太少

6.睡眠太多或太少

7.集中注意力困難, 難以做決定, 記憶能力下降

8.感到沒有價值或罪惡感

Advertisiment

9.對各種活動都沒有興趣或者無法感到快樂

10.不願和家人、朋友接觸

11.出現各種軀體症狀, 例如頭痛、胸痛、心率過速、淺而快的呼吸

12.擔心自己傷害孩子或者傷害自己

13.對孩子沒有任何興趣

出現產後抑鬱並不說明你不是一個好媽咪或者你不愛你的孩子。 產後抑鬱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種族的新媽咪身上。 即使有過生育經歷的女性也不能倖免。 這不是你的錯。 不要自責。 不要等待產後抑鬱自然康復。 產後抑鬱會影響到你照顧孩子的能力, 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而早期的干預會讓你更快地康復。

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人群

儘管多數女性分娩後都可能出現產後抑鬱, 有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出現產後抑鬱,

Advertisiment
如果有如下情況, 出現產後抑鬱的危險性更大些——

1. 你或其他家人有抑鬱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的歷史。

2. 孩子的到來不在計畫之內。

3. 你的丈夫不能提供情感上和實際的支援。

4. 你面臨著婚姻問題。

5. 你面臨著經濟困難。

6. 你剛剛經歷了離異或分居。

7. 你在懷孕期間經歷了重大的生活改變, 例如搬遷、失去工作等等。

8. 你有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

9. 你的分娩過程不順利。

10. 你有童年期創傷、曾經被虐待或者你的家庭功能不良。

(需要特別處理)特別提示:這些危險因素並不真正導致產後抑鬱。 有很多女性具有多項危險因素, 卻從不抑鬱。 有些女性只有一項或者根本沒有這些危險因素, 卻在產後經歷了重度抑鬱。

7種方法趕走“產後抑鬱”

Advertisiment

儘管產後沮喪或產後抑鬱的發生如此普遍, 我們並不是對此束手無策。 以下7種方法可以幫你降低產後沮喪或產後抑鬱的發生可能性, 或者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

1。 照顧自己

首先, 對自己好一些, 確保自己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

* 盡可能多休息。 當孩子入睡時, 新媽咪也要小睡一下。 照顧新生兒會讓你精疲力竭, 加上不眠之夜, 很容易導致情緒低落。 為了對抗疲憊和抑鬱, 你必須獲得休息。

* 保持營養豐富的飲食, 多吃穀物、蔬菜和水果。

* 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適度鍛煉身體。

* 不要因為你照顧自己的需要而感到內疚。

2。 積極尋求幫助

一個好媽咪知道何時尋求幫助, 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刻不要猶豫。 幫助可以有很多種形式, 例如請丈夫幫助完成家務和夜間餵奶的工作,

Advertisiment
請家人幫助準備食物或者處理家務等等。

3。 和他人分享你的感受, 不要獨自忍受孤獨

* 和丈夫談談, 確保他知道你的感受和擔憂。

* 找一個信任的朋友, 和他談談你的感受。

* 和其他新媽咪談, 你也許會驚奇:如此多的女性曾有過類似的感受。 你並不孤獨。 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她們應對的方法和經驗。

4。 戶外活動

不要總是和寶貝待在屋裡, 帶著孩子到戶外活動活動。 新鮮的空氣、溫暖的陽光對你和孩子都有好處。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還應付不了這樣的運動, 那麼走出戶外, 在溫暖的陽光中坐幾分鐘, 深呼吸幾次, 也會有好處。

5.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在這個非常時期, 你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孩子,

Advertisiment
還有你自己和你的丈夫——

* 把寶貝託付給家人照顧一會兒, 放鬆地洗個澡, 如果你習慣化妝, 就化個淡妝, 讓自己看起來容光煥發。

* 為自己買幾件漂亮的新衣服。 讓自己衣衫光鮮, 會提升你的情緒。

* 出去拜訪一個朋友, 或者只是走一走。

* 留一段時間和丈夫單獨相處, 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6。 合理的期望

改變自己和家人的期望, 放棄完美主義的想法, 不要期望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樣把家裡每一件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新生命的到來會佔用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不感到疲憊的前提下盡力而為, 其他的就交給別人去做吧。

7。 簡化生活, 避免改變

在懷孕和分娩後1年內, 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生活改變。 重大的改變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生活更加難以應對。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一個健康的媽咪,每個媽咪都有權利享受生活和孩子帶來的樂趣。不要獨自忍受不良情緒的折磨。只要應對得當,產後的生活雖然依舊勞累、繁忙,寶貝和媽咪卻都會快樂而幸福。 重大的改變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生活更加難以應對。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一個健康的媽咪,每個媽咪都有權利享受生活和孩子帶來的樂趣。不要獨自忍受不良情緒的折磨。只要應對得當,產後的生活雖然依舊勞累、繁忙,寶貝和媽咪卻都會快樂而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