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歲:關鍵時刻saystop
自製力是一種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神經纖維尚未全部髓鞘化,傳遞的神經行動容易泛化,不夠準確,因此會常表現出自製能力比較弱。比如說:媽咪不讓孩子飯前吃零食,孩子也知道,但當他看
2017-03-13 17 -
老師家訪家長應做什麼準備
轉眼又是開學季,一批小朋友即將在九月份進入幼稚園和小學,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還必須完成一項“考驗”――迎接老師家訪。一些幼稚園和小學為了迎接新來的學生紛紛派出老師家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先有個初步接觸瞭解,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彼
2017-03-13 23 -
兒童心智發展的內在過程
兒童自發的心智發展是連續不斷的。“並直接與兒童本身的心理潛力有關,而不直接與老師的工作有關。”強迫孩子畫畫、不斷教孩子畫畫,可能導致這個孩子一輩子都不可能真正畫畫。不僅僅是天然的興趣被泯滅了,而且孩子這方面的心智被教的模式桎梏了。
2017-03-13 29 -
不妨讓孩子先犯些“錯誤”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無意中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拿著一把鑰匙,在笨拙地試著插進鎖孔中,想打開臥室的門,可怎麼也插不好、打不開。於是朋友主動過去想幫他一下,卻被老師阻止。老師說,讓他自
2017-03-13 17 -
自信與獨立緣自父母的信任
“我相信你,孩子,就像相信春天來了,花兒自然會從枝頭綻放。” 我不能體會我的媽媽和婆婆那一代人養孩子的感覺,她們分別養育了五個孩子和三個孩子。我認為母愛給予多個孩子和一個孩子是有很大差別的,我有時覺得我們這一代的媽媽們母愛感覺好像更
2017-03-13 27 -
培養孩子熱心地做家務
“媽媽,我來幫你洗碗吧。”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吃飯的小雨很興奮,她急於想做點事情來表示高興的心情,因此媽媽剛剛開始收拾碗筷的時候,小雨便主動請纓了。“好啊!可是有一條,你今天洗碗了,以後的碗可都要歸你洗了。”媽媽自然很高興,勞累了一天,她巴
2017-03-13 14 -
適合一歲以上寶寶的手工
紙盒桌子和凳子 大的紙盒子翻過來,就是一個結實耐用的桌子,小的紙盒子翻過來就變成了小凳子。小凳子雖然不怎麼結實,但是可以經常更換。寶寶的房間允許他大膽設計嘗試,媽媽要做的是把這些設計變得更精緻一些。紙盒桌子可以搭上桌布,紙盒凳子可以
2017-03-13 19 -
寶寶的“淘氣”必須消除嗎
淘氣的寶寶往往精力十足而破壞性又很強,所以淘氣行為也就被認定為一種壞習慣。其實淘氣也是個性寶寶的一種特質,我們可以通過引導,轉“壞”為“好”,發揮寶寶的潛能。 1、幫助寶寶樹立自信: 家長首先要與寶寶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要使
2017-03-13 18 -
有關新生兒記憶的說法(圖)
有關新生兒記憶的說法 一般人可能認為,新生兒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其實不然。研究顯示,嬰兒不僅能思考,記憶力強,懂得溝通,有個性,除了會欣賞語句的音調外,還有能力學習計算。 幼兒腦部有數百億神經元在活動,潛力無限。但如困缺乏感情
2017-03-13 17 -
培養孩子自尊心四竅門
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傷害,會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因此,爸爸媽媽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呢? 1、不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使孩子在憤恨中失去自尊心,而應該循
2017-03-13 23 -
識別的四個本能反應
識別本能反應 學會識別你正在“作出反應”而非在思考是選擇不同反應的第一步。一共有四種本能的反應。想想看哪一種在你和子女身上比較典型。當你不安和沒有思考時,你會怎樣做? 1. 反擊 當你感到恐嚇時,你會發現自己馬上反擊。你想打
2017-03-13 12 -
寶如何避開數碼產品的危害
1、相機 有了寶貝之後,父母都常會給自己的寶貝拍些照片作為紀念。有時由於室內光線較暗,擔心拍攝效果不好,便會使用閃光燈。但小寶貝的眼睛受到較強光線的刺激時,還不善於調節;同時由於視網膜發育還不完善,強光刺激會對寶貝的眼睛發育造成一些
2017-03-13 12 -
戒除網癮孩子變家長也要變
每個孩子都來自一個家庭,家庭中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比如簡單粗暴型的、溺愛型的、粗暴溺愛混合型的、放任型的,在以上教養方式中長大的孩子都有人格缺陷。這些有人格缺陷的孩子免疫力較差,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出問題。 網癮青少年的家
2017-03-13 16 -
四種刺激方法開拓寶寶的智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智力水準高,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了。也許孩子的智力還沒有被激發出來,那麼父母們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快激發孩子此時大腦的潛能,讓我們的好奇寶寶變得越來越聰明! 開拓寶寶智力的方法 小腦瓜“轉”起
2017-03-13 20 -
治癒粘人孩子的三個妙方
聰聰3歲了,聰明伶俐的他哪一點都好,就是有一點讓大人頭疼--總是離不開媽媽。媽媽走到哪裡聰聰就跟到哪裡,媽媽上班聰聰要跟著;媽媽做飯聰聰也要跟著;就連媽媽去洗澡,聰聰也要跟著媽媽去浴室。只要媽媽一在聰聰的視線範圍內消失,這孩子就大哭大鬧
2017-03-13 30 -
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和想像
與寶寶相處時,向他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去思考和想像,可以挖掘寶寶的想像和思考潛能。媽媽越會提問,寶寶的想像力就越有可能發展,越能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以下7種方法供大家借鑒,說不定您還能舉一反三呢。 列舉法 不僅要求寶寶列舉
2017-03-13 20 -
育兒應戒浮躁,返璞歸真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位元年輕的母親把剛滿一歲的女兒抱到醫院整形科,要醫生給小傢伙割雙眼皮,理由是:“不想輸在起跑線上”。荒唐的舉動、荒唐的解釋,讓人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笑過之後,我們也不能不思索――是什麼讓家長做出這樣的荒唐事? 生
2017-03-13 27 -
如何讓孩子遠離電視?
經常能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成天看電視。尤其是到了節假日,更是要在動畫片裡看個不停。家裡的電視機就在那裡明晃晃地擺著,當爹媽的不可能把這龐然大物塞進櫃子裡把它鎖起來,那東西的按鈕、遙控器還特好操作,孩子三四歲就能自己開關,說不定當三
2017-03-13 20 -
孩子尿床,當然不能懲罰
你有一個尿床的孩子嗎?在孩子5歲之前,尿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可是如果孩子過於頻繁的尿床,你一定也會很擔心。是孩子生了什麼病嗎?已經是大孩子了怎麼還會尿床呢? 是什麼在畫地圖 發生尿床的原因有很多。從生理上說,2-4歲孩子的排尿
2017-03-13 24 -
當“貼標籤”遇上“起外號”
大晨的解釋,還蠻有道理的。我發現,她之所以這樣做,目的不但是出於對人和人之間的區分,還帶著強烈的愛心和關心。出發點是好的,但有時候可能會陰差陽錯造成誤會給別人添了麻煩,那就不可取了。 我一直強調,像“推車的姥姥”這樣善於觀察並為了追
2017-03-13 35